天安字典

《忆孤山》

时间: 2025-07-27 23:22:18

诗句

孤山不是远,只隔凤城门。

争赏诗家句,谁招隐士魂。

秋风林下冢,寒月水边村。

拟待梅花发,长吟酹一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2:18

忆孤山

作者: 施枢 〔宋代〕

原文展示:

孤山不是远,只隔凤城门。
争赏诗家句,谁招隐士魂。
秋风林下冢,寒月水边村。
拟待梅花发,长吟酹一尊。

白话文翻译:

孤山并不遥远,只是隔着凤城的城门。
大家争相欣赏诗人的佳句,谁能召唤隐士的灵魂?
秋风吹拂着林中的坟冢,寒月照耀着水边的村庄。
我期待梅花盛开时,长吟一曲,洒酒敬神。

注释:

  • 孤山:指孤零零的山,象征着隐逸和清静。
  • 凤城门:指城市的城门,凤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城市。
  • 诗家句:指文人诗作中的佳句。
  • 隐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秋风林下冢:描绘了秋天的冷清与凄凉,林下的坟墓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过往。
  • 寒月水边村:寒冷的月光照在水边的村庄,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梅花发: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华,号隐庵,宋代诗人,以清新隽永、情感真挚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施枢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孤山的眷恋与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孤山》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秋日孤山的景象,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索。开头的“孤山不是远”便直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与真实。接着,诗人以“争赏诗家句”引入文人雅集的氛围,极具时代特征,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而“秋风林下冢,寒月水边村”两句则迅速转向,带有一丝忧伤与感伤,诗人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秋风、寒月的意象在这里交织,形成一种苍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隐士的孤独与渴望。最后,“拟待梅花发,长吟酹一尊”则再次将情感拉回美好与希望,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雅,使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与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超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孤山的近在咫尺,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 第二联探讨文人的相聚与隐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联通过秋风和寒月的意象,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 第四联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与诗人的豪情,展现了希望与美好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寒月水边村”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孤山: 象征隐逸与清静。
  • 梅花: 代表坚韧与希望。
  • 秋风: 表达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变迁。
  • 寒月: 反映孤独与清冷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隐逸
    • C. 战斗
    • D. 忧伤
  2. “寒月水边村”中的“寒月”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 A. 温暖
    • B. 孤寂
    • C. 热情
    • D. 喧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寻隐者不遇》- 贾岛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类似的隐逸主题在王维的《鹿柴》中也有体现,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词句更显空灵,施枢的则更具情感的沉淀和现实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施枢诗文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欣赏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论毅力 少年中国说 读陆放翁集 临江仙·披袍□[1]地红宫锦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江城子 其三 麦秀两岐 薄命女(一名长命女) 天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三鼓气竭 别具匠心 进退无门 角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攻结尾的成语 橐奸 功均天地 庙律 社会主义民主 风鬟雨鬓 田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牵混 命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