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0
致政朝奉亲家丁公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节概松千丈,声华桂一枝。
牵丝始游宦,解组遽安时。
人美抛官早,身嫌了事迟。
反真聊示病,曾不谒巫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反思。首句中的“节概松千丈”意指松树的高大,象征着追求高远的理想;“声华桂一枝”则是桂花的芬芳,象征着名利。接下来的“牵丝始游宦”表达了对仕途的向往,而“解组遽安时”则透露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诗中提及“人美抛官早”,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而“身嫌了事迟”则表现出对于世事的无奈。最后的“反真聊示病,曾不谒巫医”则是一种自我调侃,表示对自身状况的不在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与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对官场的感受与反思,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和对功名的思考。
这首诗以松树和桂花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用“节概松千丈”的比喻,彰显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而“声华桂一枝”则暗示了他对美名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则逐渐流露出他对仕途的怀疑与反感。通过“人美抛官早,身嫌了事迟”,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世事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自嘲“反真聊示病”,展现了他对自身状态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讽刺,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反叛与对自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心态,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我解脱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节概松千丈”中的“节概”意指什么?
“声华桂一枝”中的“华”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诗作相比,葛胜仲的作品更具内省与反思的特质,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哲学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