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11
引对天墀获望云,
固知儒学不孤身。
均输它局交论荐,
元会登朝正履新。
夕秀共誇披未振,
夜光那复困无因。
持荷入侍从兹始,
龟紫应卑五两纶。
在天边的高台上,遥望那飘浮的云彩,
我早已明白,儒学的追求并非孤独。
在其它的领域中,大家都在交谈推举,
而我在元旦大会上,正一展新官的风采。
夕阳下的美景,大家共同夸赞,但我仍未显露才华,
夜空中的明月又如何能让我受困于无缘无故。
今天开始我将持着荷花,侍奉于朝堂之上,
如同龟背上的紫色丝绸,地位却依然卑微。
葛胜仲,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复杂,曾历任多个官职,其作品常反映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作于尧卿兄升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升官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和理想的思考。诗中透出对儒学的热爱和对新官职的期望,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升职的热烈祝贺与良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思考。诗中开头的“引对天墀获望云”描绘了高远的志向,通过“儒学不孤身”,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强调了在官场中,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连接。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均输它局交论荐”,暗示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元旦的盛会中,他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展现了对新生的期待与希望。
诗的后半部分,夕阳的美景与夜空的明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身处高位,此时的他仍感受到未展才华的遗憾。最后的“持荷入侍从”更是体现了作者的谦逊与对未来的期待,虽地位卑微,但仍然心怀理想,愿意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清晰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个诗歌围绕着友人的升职展开,表面上是祝贺,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诗中“引对天墀”中的“天墀”指什么?
“夕秀共誇披未振”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持荷”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