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风》

时间: 2025-05-19 05:27:30

诗句

飓母从来海若家,青天白地忽飞沙。

烦将残暑驱除尽,只莫颠狂损稻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5:27:30

原文展示:

飓母从来海若家,
青天白地忽飞沙。
烦将残暑驱除尽,
只莫颠狂损稻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地区的狂风,可能是指海风的猛烈。诗人观察到,原本晴朗的天空和大地上突然刮起了飞沙。诗人烦恼于夏季的炎热,希望能将这残暑彻底驱散,但又担心狂风会损害稻花的生长。

注释:

  • 飓母:指猛烈的风,通常是暴风或飓风,形容风势的强烈。
  • 海若家:海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形容诗人与海的亲近。
  • 青天白地:晴朗的天空和大地,形容气候的美好。
  • 飞沙:形容风大时沙土飞扬的景象。
  • :烦恼、忧虑。
  • 残暑:指夏季最后的炎热天气。
  • 驱除:排除、消灭。
  • 颠狂:形容失控、疯狂的状态。
  • 损稻花:指对稻谷生长的影响,担心风会破坏稻花。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飞沙”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吴江人,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以写景见长,尤其擅长描绘水乡山色,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忙季节,诗人关注自然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表达了对稻谷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诗歌鉴赏:

《大风》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农田的脆弱。诗的开头,“飓母从来海若家”,赋予了风一种亲切的家庭感,描绘了海风的强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青天白地忽飞沙”则生动地展现了风起时的景象,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也暗示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能性。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将焦虑和希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残暑的厌烦以及对稻花安全的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怀。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人使用了对比手法,晴朗的天与飞沙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而是以简单明了的语言直击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飓母从来海若家:描写了风的强烈,突显了海边的自然环境。
  2. 青天白地忽飞沙:表现了天气变化的突兀,给人以震撼感。
  3. 烦将残暑驱除尽: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炎热的厌烦和希望。
  4. 只莫颠狂损稻花:担忧强风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体现了对农业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称为“飓母”,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前后句式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思考与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飓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威胁。
  • 飞沙:代表天气突变带来的不安。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暗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飓母从来海若家”中的“飓母”指的是: A. 和风
    B. 暴风
    C. 细雨
    D. 晴天

  2. 诗中提到的“青天白地”是指: A. 昏暗的气候
    B. 晴朗的天气
    C. 雪天
    D. 多云

  3. 诗人为什么烦恼? A. 因为天气太冷
    B. 因为狂风会损害稻花
    C. 因为下雨太多
    D. 因为没有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景与情的融合。
  • 李白的《庐山谣》: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范成大的忧虑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 七夕 破屋 门径 庐山道中 凌歊台 灵鹫寺 莲实 李将 老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抹稀泥 抵开头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一技之善 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悬空 偶人 德基 比字旁的字 豫形 跌脚绊手 风鱼 包含箫的词语有哪些 析珪判野 冬箑夏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艸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