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46
破屋三间书五车,一翁醉发老沙沙。
萧墙甚窄难栽竹,草地虽平不种花。
井浅自能供日用,楼高谁怕被云遮。
过门人间何人住,题扇桥西百姓家。
这是一间只有三间房的破屋,里面有五车的书籍。一位老人醉得头发乱糟糟的。萧条的墙壁太窄,难以种植竹子,草地虽然平坦,却不适合种花。井虽浅,仍能供应日常所需,楼虽高,谁又怕被云遮挡呢?过门而入,这里到底住着什么人?在桥西的扇子上题写着“百姓家”。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百姓家”可以看作是对民生的关注,反映宋代社会的状况。
高翥,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多关注社会问题,表现对平民生活的关怀。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破屋老翁的形象,表达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对知识的珍视。
《破屋》是一首通过描绘简陋环境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高翥用简单的语言将一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破屋的意象象征着贫困与无奈,而“书五车”则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精神追求。诗中多次提到环境的狭窄与简陋,反映出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但同时,诗人又以“井浅自能供日用”和“楼高谁怕被云遮”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表现出老翁虽然生活贫困,但依旧能够满足日常所需,这是一种对命运的从容态度。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引人深思,提问“过门人间何人住”,让人想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正是这些平凡的个体构成了社会的基础。整首诗在简朴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关怀与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知识的重视。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贫困的生活环境,反映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同时表达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关心。诗人在对比中揭示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勇敢面对的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人物是谁?
诗中提到的“书五车”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题扇桥西百姓家”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比较《破屋》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社会的关怀,但《破屋》更侧重于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而《登高》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