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吼山观石壁》

时间: 2025-07-12 10:59:45

诗句

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

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

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

道傍因借问,恐是越王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59:45

原文展示:

吼山观石壁
作者: 袁宏道 〔明代〕

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
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
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
道傍因借问,恐是越王城。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上天创造的,而是良工巧匠的心意所成。
千年的云气已经苍老,七天的浑沌却刚刚生成。
精灵和虚无由此而出,猿猴叹息着走过这里。
路旁有人问起这里的来历,恐怕这是越王的城池。

注释:

  • 知不是天造:意思是“知道这不是自然生成的”。
  • 良工匠意成:指“是工匠的巧妙心思所成就”。
  • 千年云气老:形容云气经过千年的变化,已显得苍老。
  • 七日浑沌生:七天的浑沌状态,暗指新生事物的初始状态。
  • 精祟虚无出:意指精灵和虚无从这里产生。
  • 猿猱叹息行:猿猴在此处经过,发出叹息,表达对景的感慨。
  • 道傍因借问:路旁的人因为好奇而询问。
  • 恐是越王城:推测这里可能是越王的城池,暗指历史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宏道(1568-1610),明代著名诗人,字中郎,号宗道,晚号“渔洋山人”。他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袁宏道游历吼山时,因对山石的壮丽景观产生了深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诗歌鉴赏:

《吼山观石壁》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山石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智慧的思考。诗的首句“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便揭示了自然与人造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推崇。接着,诗人通过“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对比了时间的久远与新生的短暂,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哲思。诗中提到的“猿猱叹息行”,不仅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也映射出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沉思。

诗的结尾“恐是越王城”引入了历史的元素,使得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这种将自然与历史相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强调山石的形成非因自然,而是人类智力的结晶,寓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 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对比时间的长短,表现出自然变化的过程及其复杂性。
  3. 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自然界的生灵在此经过,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4. 道傍因借问,恐是越王城:历史的联想让人思绪万千,丰富了诗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工匠比作自然的创造者,强调人类智慧。
  • 对仗:如“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猿猱发出叹息,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命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山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石:象征自然的伟大和永恒。
  • 云气: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猿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对自然的感怀。
  • 越王城:历史的象征,提醒人们关注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工匠”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造物
    B. 人类智慧
    C. 动物

  2. “千年云气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云气已经消失
    B. 云气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变老
    C. 云气常年如新

  3. 诗中的“道傍因借问”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们对自然的无知
    B. 人们对历史的好奇
    C. 人们对山石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袁宏道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袁宏道更注重人类智慧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袁宏道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 其二 又和闻蛙 九月十日同尤延之观净慈新殿 雨霁幽兴寄张钦夫 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 清晓湖上三首 其三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雪中登净远亭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莫是 全然 龙字旁的字 饕诐 建元 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颗粒无存 凤鸟不至 頁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痴云騃雨 克字旁的字 兰单 放浪不拘 母字旁的字 不可偏废 包含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