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4:18
宿江州药王寺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指点烟林正午钟,
亭亭楼阁有无中。
铺张翠盖松间日,
扫洒红尘竹外风。
啼鸟不惊禅入定,
落花无迹色成空。
解鞍暂作今宵歇,
恰与云堂旦过同。
在烟雾缭绕的林间,钟声在正午时分响起,
高耸的楼阁在虚无中显得格外清晰。
阳光透过松树的枝叶洒落,
竹外的微风轻轻拂过尘世。
啼鸣的鸟儿没有惊扰到沉静的禅意,
落下的花瓣无迹可寻,色彩在空中消散。
我解开马鞍,暂时在此地歇息,
恰好与晨曦的云彩相映成趣。
李曾伯,字君恭,号少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宿江州药王寺》作于李曾伯游历江州时,正值午后,偶然路过药王寺,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教禅意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禅境,以药王寺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诗中“指点烟林正午钟”一开头,便以钟声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晰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聚。接着,诗人描绘了亭亭的楼阁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铺张翠盖松间日,扫洒红尘竹外风”一句,描绘了阳光透过松树洒下的光影,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随后的“啼鸟不惊禅入定”则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不会打扰到内心的清净,反而是让人更容易入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追求,展现了一种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向往。最后一句“恰与云堂旦过同”,则将个人的身心感受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超然境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态度,传达出禅宗的哲理与智慧。
诗中“指点烟林正午钟”中的“正午”指的是哪一时刻?
诗中“啼鸟不惊禅入定”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哪个地点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