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04:27
留台雄峙渚宫边,江汉中间别一天。
号令半皆归后务,规模几不减中权。
况从席上分邹湛,细向楼头访仲宣。
为报荆人好相庆,幕中无事帅垣贤。
在台上高耸的宫殿旁,江汉水域中分隔着一片天空。
号令大部分都归于后宫,规模几乎没有减少中权的影响。
更何况席上分开了邹湛,细细地向楼头询问仲宣的消息。
为了报答荆人好意的庆贺,幕中闲暇的将领都很贤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晰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政治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曾伯送别友人赴江陵任职之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复杂关系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启程的惋惜之情。“号令半皆归后务,规模几不减中权”则反映出当时官场中权力斗争的激烈,暗示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无奈。中间几句提及邹湛和仲宣,说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交情与对文化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是对荆人的感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体现了李曾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时代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反映了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留台”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号令半皆归后务”中体现了什么样的官场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送友人》同样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强调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的祝福,与李曾伯的《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