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9:42
苏幕遮 探病
作者: 李雯 〔清代〕
紫苔深,薇帐掩。
独自支琴,剩得相思顩。
此日文园真命短。
愁杀东风,总道无人管。
念东床,和梦远。
犹喜青衣,见我曾心愞。
莫说相如消渴浅。
玉露金茎,人在鸾帏畔。
在紫色苔藓深处,薇帐轻轻掩盖。
我独自支起琴,心中只剩下相思的苦恼。
今天文园的命运真是短暂。
愁苦的东风,偏偏说无人关心。
想起那东床的往事,梦中依旧遥远。
我依旧喜爱那青衣,她曾见过我心中的惶恐。
别说相如的消渴如此浅薄。
玉露金茎旁,人在鸾帏之畔。
作者介绍
李雯,生于清代,文人雅士,以赋诗抒怀见长。其诗风细腻婉约,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尤其擅长表现相思之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雯探病期间,身心俱疲,愈发感受到孤独与思念,故以诗歌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苏幕遮 探病》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诗人在生病期间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生命短暂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紫苔深,薇帐掩”引入,营造出一个幽静而孤寂的氛围。紫苔的深厚和薇帐的遮掩,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愁苦。
接下来的“独自支琴,剩得相思顩”,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之苦。独自弹琴的举动,不仅是对音乐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愈发明显,“此日文园真命短”,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在“愁杀东风,总道无人管”中,诗人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其愁苦的情感,表现出对世界的无奈与失落。随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情感的波动愈加强烈,反映出一种对美好追忆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出一种浓厚的诗人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和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具艺术表现力。例如,“紫苔深,薇帐掩”中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愁杀东风”将东风拟人化,生动地传达了愁苦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孤独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紫苔深”的意象主要象征了什么?
A. 生机
B. 孤独
C. 快乐
“愁杀东风”的含义是什么?
A. 东风带来欢乐
B. 东风引起思念与愁苦
C. 东风是无情的
诗中提到的“青衣”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诗人的情人
C. 一种衣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李雯的《苏幕遮 探病》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辛弃疾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壮阔的情怀。
推荐书目
以上为《苏幕遮 探病》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