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7:27
荔子
曾几
异方风物鬓成斑,
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
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
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
寄声龙目尽追攀。
在异乡的风光中,白发渐生,
荔子的美味让我破颜而笑。
兰花和蕙兰的香气在衣襟上飘散,
雪白的肌肤在酒酣畅的时刻显露。
对高雅的滋味了解已深,
让人觉得丰腴的肌肤如同病态的玉环。
似乎眼前的景象总是遥不可及,
寄托了思绪,尽力追寻那龙的眼神。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外地的生活,抒发对美食的喜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荔子》通过描绘异乡的风景和对美味荔枝的品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开篇的“异方风物鬓成斑”,不仅引出诗人身处的异乡环境,也揭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白发的出现,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荔子尝新得破颜”,形象地表达了美味给人带来的欢愉。
诗中多次提到香气和肌肤的描写,如“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展现出一种清新而优雅的意象,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诗的后两句“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则暗示了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的追求总是遥不可及,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逐的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荔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荔子”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兰蕙香浮襟解后”想表达什么?
“似是看来终不近”中的“似”字体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