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2:09
松风亭四首 其四
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
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
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
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
这首诗描写了几株松树的景象,它们的老干显得十分苍老。清风轻轻拂过,像是在演奏自然的乐曲。喧闹的世俗事务,只会让人感到厌恶。谁能洗净耳朵,来这里与我一起享受这份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洗耳”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清静的心境,源自《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言,寓意要清静心灵,专注于高尚的思想与理想。
作者介绍: 曾几,字德明,号青松,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士人纷纷逃避世俗纷争的时代。曾几通过描绘松树和清风,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社会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开头的“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生动地描绘出几株苍老的松树,展现出自然的沉稳与宁静。“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则是借助清风与自然乐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愉悦与满足。接下来的“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却揭示了世俗生活的烦扰与厌恶,表现出诗人对纷扰世俗的深切反感。最后一句“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则是一种邀请,渴望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整体而言,诗歌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反思世俗的喧嚣,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回环数株松”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A. 纷乱嘈杂
B. 宁静自然
C. 高亢激昂
“谁能洗耳来”中的“洗耳”指的是什么?
A. 洗耳朵
B. 清净心灵
C. 听音乐
诗人在诗中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赞美
B. 厌恶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