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15:47
陌上桑
作者:曹丕
弃故乡,离室宅,
远从军旅万里客。
披荆棘,求阡陌,
侧足独窘步。
路局苲,虎豹嘷动,
鸡惊禽失,羣鸣相索。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荫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军旅生活的无奈。他离开故乡,远赴他乡,经历了艰辛的旅程,走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脚步沉重,孤独无助。路途上有虎豹出没,鸡惊飞散,鸟儿呼叫,显得异常喧闹。登上南山,却发现脚下是坚硬的盘石,周围树木茂密,错综复杂,令人感到迷茫。夜晚不得不在草丛和松柏下栖息,淋着雨泪流满面,沾湿了枕头。伴着孤独的旅程,日子渐渐消逝,心中惆怅,默默自怜,相互痛惜。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以辞赋见长,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陌上桑》写于曹丕的军旅生涯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军旅生活的无奈。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观察与对孤独情感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陌上桑》以其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离乡背井、行走在险恶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出披荆斩棘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每一句都流露出浓厚的情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心灵深处的苦楚。
诗中“弃故乡,离室宅”开篇便直入主题,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故土的割舍与不舍。随后的描写中,荆棘、虎豹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出旅途的艰险,也象征了生活的不易。登上南山,却发现“奈何蹈盘石”,无奈的情绪愈发浓厚,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坎坷。
结尾部分,诗人以“涕泣雨面沾枕席”的画面收束,既展现了自然的凄凉,也隐含着内心的孤独与绝望,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故乡、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军旅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思和对孤独的强烈感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传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沉重思考。
《陌上桑》的作者是谁?
诗中“弃故乡,离室宅”表达了什么情感?
“虎豹嘷动”所表现的意象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