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府酒五绝。变法》

时间: 2025-05-12 08:11:01

诗句

自惭到府来周岁,惠爱威棱一事无。

唯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11:01

原文展示:

自惭到府来周岁,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

白话文翻译:

我感到惭愧,来到这个官府已经一年,但却没有任何惠及百姓的事情。唯一做的,就是改变官府的酿酒方式,渐渐地从浑浊的水中酿成了醍醐。

注释:

  • 自惭:自感惭愧。
  • 到府:指来到官府担任职务。
  • 惠爱:恩惠和关爱。
  • 威棱:指威严和棱角,意为没有施加威势。
  • 改张:改变和调整。
  • 官酒法:官府酿酒的规矩。
  • 浊水:比喻劣质的酒。
  • 醍醐:醇厚的美酒,象征美好和纯净。

典故解析:

“醍醐”出自《佛教》中的经典,指的是一种极为美味的饮品,常用来比喻高雅和纯净的事物,反映了作者对改进官府事务的期待与追求。同时,它也暗示着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关注社会民生,作品涉及政治、人生、情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担任地方官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与自省。面对官职的责任,白居易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为民众带来真正的好处。

诗歌鉴赏:

《府酒五绝。变法》是一首反映白居易内心矛盾与自我审视的诗作。诗中,白居易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愧疚,直言一年以来没有为百姓做出实际的贡献。诗的前两句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他对权力的无力感,虽身处高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他所进行的改革——改变酿酒的方式,象征着他试图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这里的“浊水作醍醐”不仅反映了改革的艰难,更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整首诗简短却意味深长,既有对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也蕴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惭到府来周岁: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在官场一年无所作为的惭愧。
    2. 惠爱威棱一事无:说明他在官职上没有施惠于民,没有树立威信。
    3. 唯是改张官酒法:唯一的改变是对官府酿酒方式的改进。
    4. 渐从浊水作醍醐:比喻通过努力,逐渐将劣质的酒变为美酒,象征改革的希望。
  • 修辞手法

    1. 对比:前后两句形成对比,一方面是惭愧无为,另一方面是努力改革。
    2. 隐喻:将官酒法的改进比作从浊水到醍醐,暗示着理想的实现过程。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员职责的反思与自省,展示了作者希望通过改革来实现理想、造福百姓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官酒:象征着权力与责任。
  • 浊水与醍醐:分别象征着无作为的现状与理想的目标,体现了改革的艰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施惠于民 B. 没有写诗 C. 没有参加宴会

  2. “浊水作醍醐”中的“浊水”指的是什么? A. 劣质的酒 B. 污水 C. 清水

  3.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自豪 B. 惭愧与希望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将进酒》相比,白居易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官场的反思与自省,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与文学创作》

相关查询

芙蓉月 伴登临(中吕宫丑奴儿) 快活年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泛兰舟 和梅苑 泛兰舟·霜月亭亭时节 迎新春 吴城春节唯园游最盛,其余奢俗寖革除矣 寿楼春 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寿楼春 寿楼春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崒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实对 积重难反 发愤展布 无伍 见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丸泥封关 熏天赫地 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来乃 咬音咂字 氏字旁的字 风光好 耂字旁的字 喷云吐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