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

时间: 2025-05-04 05:21:47

诗句

客亭长短路南北,衮衮行人哪得知。

惟有相逢即相别,一杯成喜只成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1:47

原文展示:

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
黄庭坚

客亭长短路南北,
衮衮行人哪得知。
惟有相逢即相别,
一杯成喜只成悲。

白话文翻译:

客亭的路有长有短,不论南北,行人们又怎能知道呢?只有相逢之后又要分别,一杯酒喝下去,喜悦却又化作悲伤。

注释:

  • 客亭:旅客停留的地方,通常是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 衮衮:形容人多的样子,这里指行人络绎不绝。
  • 相逢:指相遇、见面。
  • 成喜只成悲:意思是原本的喜悦最终只能化为悲伤。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无常、离别悲伤的感慨,折射出宋代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涧溪,晚号白云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用清新隽永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且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有独到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和人际关系脆弱的思考。诗人在此刻可能经历了多次离别,因而对相逢与别离的感慨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客亭相遇与别离的场景,通过“客亭”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长短路南北”引入,描绘了人们在旅途中的迷惘与无奈,行人如织却又无法预知彼此的命运。接着,诗人转到核心的情感:“惟有相逢即相别”,即便是短暂的相聚,最后也难逃分离的命运。这种相聚与别离的循环,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尤其是一杯酒下肚,原本的欢喜往往会在离别时化为悲伤,令人唏嘘不已。

全诗字数不多,却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诗中表现出的离别之恨、人生之无常,令人感同身受,既有个人的情感,也有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亭长短路南北:描绘了客亭的多样性,暗示人生路途的复杂与不可预知。
  2. 衮衮行人哪得知:行人众多,但他们对未来却一无所知,表现出一种无奈。
  3. 惟有相逢即相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聚散无常,尽显人生的无常。
  4. 一杯成喜只成悲:用饮酒的意象,表达了从欢聚到离别的悲伤转变。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展现出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 比喻:相聚与别离的比喻,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在客亭的相逢与别离,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也让读者反思自己的生命旅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亭: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人际的交往。
  • 行人:代表着生命中的过客,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
  • 一杯酒:象征着欢聚时的喜悦,但也暗示着离别时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中“客亭”主要指什么? A. 一座建筑
    B. 旅客的休息处
    C. 风景名胜

  2. “衮衮行人哪得知”中的“衮衮”意指: A. 行人稀少
    B. 行人众多
    C. 行人疲惫

  3.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友谊的长久
    B. 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悲伤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祝福。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登高》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关注人际关系与自然景色,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情与壮阔的自然描写。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终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 晚行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一 闻舂 简徐季益二首 题刘正之所得绵州摹本画鹰 有闻若管吹者意儿童为之问之乃鸟有名竹管者 次韵成父二首 春日杂言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琴心相挑 东门之达 見字旁的字 林岑 饱学之士 俱收并蓄 亅字旁的字 躐等 包含勑的词语有哪些 改行自新 包含戕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朝次 灶结尾的成语 河奔海聚 鬼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尤泥 包含量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