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30:09
畏人重禄难堪忍,
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
锄头为枕草为毡。
原无马上封侯骨,
安用人间使鬼钱。
不是朱门争底事,
清溪白石可忘年。
我畏惧他人对官禄的重视,难以忍受;
经历世事,发现浮云随风而变,变化无常。
我慢慢走路,不如坐车;饥饿时不如吃肉。
锄头可以当作枕头,草地可以当作毡子。
我本没有骑马封侯的命,
为何要在人间用鬼神的钱财?
这不是朱门内争斗的事,
清溪与白石之间,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度过余生。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理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借助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贫穷与富贵的不同人生观。
此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第一句与第二句揭示了他对他人追逐名利的无奈与感慨,表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反思。接下来的几句则以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状态,锄头与草毡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生活之美,形成了与朱门争斗的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更是强调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明他宁愿选择与自然为伴的无忧生活,而不愿为名利所累。整首诗字字珠玑,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贫穷与富贵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清溪白石”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自然的宁静 c) 争斗
答案:b
“徐步当车饥当肉”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艰难生活的无奈 c) 对他人生活的羡慕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诗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两者都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