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茅亭闲坐》

时间: 2025-04-26 12:19:54

诗句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絃叹余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协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9:54

原文展示: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散帙味新趣,鸣絃叹余音。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协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白话文翻译:

荆门的白天常常关闭,不必隐居深山。我岂敢自视孤高,只是能收敛心神。草芽覆盖着小径,鸟鸣在树林中变换。翻阅书卷品味新趣,弹琴感叹余音。粗粮足以充饥,一瓢水独自斟饮。颜回虽然卓越,不在此处又去何处寻找。华丽的服饰缠绕着紫艾,重印铸造黄金。信使忧虑不安,岂无辛劳侵扰。尘埃染黑了冠盖,霜露沾湿了衣襟。早已习惯低头,独自轻声吟咏。岂止是智慧不足,曾经也是力不从心。为了乐趣暂且在此,谁知玉山的险峻。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门: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云山深:指隐居深山。
  • 孤绝:孤高,自视甚高。
  • 寸心:心神,内心。
  • 草萌:草芽初生。
  • 乔林:高大的树林。
  • 散帙:翻阅书卷。
  • 鸣絃:弹琴。
  • 脱粟:粗粮。
  • 颜从缅:指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 盛服:华丽的服饰。
  • 紫艾:紫色的艾草,古代用作服饰装饰。
  • 重印:重复铸造。
  • 信使:传递消息的人。
  • 忧惴:忧虑不安。
  • 埃尘:尘埃。
  • 缁冠盖:黑色的冠盖,指官吏的服饰。
  • 霜露:霜和露水。
  • 协肩:低头。
  • 微独吟:轻声独自吟咏。
  • 玉山岑:险峻的山峰。

典故解析:

  • 颜从缅:颜回是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此处用以自比,表达自己的德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之外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在官场之外,寻求心灵安宁之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心灵安宁的追求。诗中“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一句,表明作者并不需要隐居深山,就能找到内心的宁静。“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表明作者并不需要隐居深山,就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表达作者不敢自视孤高,但能收敛心神。
  •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散帙味新趣,鸣絃叹余音”:表达作者通过阅读和音乐来寻找生活的乐趣。
  •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用颜回自比,表达自己的德行追求。
  •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前文形成对比。
  •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协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萌被远径”中的“草萌”比喻新生的事物。
  • 拟人:如“鸟语变乔林”中的“鸟语”赋予鸟类以人的语言能力。
  • 对仗:如“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通过对比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门:象征作者居住的地方。
  • 云山深:象征隐居深山。
  • 草萌:象征新生的事物。
  • 鸟语:象征自然的和谐。
  • 散帙:象征知识的追求。
  • 鸣絃:象征音乐的美妙。
  • 脱粟:象征简朴的生活。
  • 颜从缅:象征德行的追求。
  • 盛服:象征官场的繁华。
  • 紫艾:象征华丽的装饰。
  • 重印:象征重复的劳作。
  • 信使:象征传递消息的人。
  • 忧惴:象征忧虑不安。
  • 埃尘:象征官场的尘埃。
  • 缁冠盖:象征官吏的服饰。
  • 霜露:象征自然的恩赐。
  • 协肩:象征低头。
  • 微独吟:象征轻声独自吟咏。
  • 玉山岑:象征险峻的山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荆门常昼掩”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作者常常关闭荆门 B. 作者常常隐居深山 C. 作者常常外出 D. 作者常常在家 答案:A

  2. 诗中“岂敢尚孤绝”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作者不敢自视孤高 B. 作者敢于自视孤高 C. 作者敢于自视孤高 D. 作者敢于自视孤高 答案:A

  3. 诗中“草萌被远径”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草芽覆盖着小径 B. 草芽覆盖着大径 C. 草芽覆盖着小径 D. 草芽覆盖着大径 答案:A

  4. 诗中“颜从缅虽卓”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颜回虽然卓越 B. 颜回虽然卓越 C. 颜回虽然卓越 D. 颜回虽然卓越 答案:A

  5. 诗中“为乐聊在此”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为了乐趣暂且在此 B. 为了乐趣暂且在此 C. 为了乐趣暂且在此 D. 为了乐趣暂且在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曾巩的《茅亭闲坐》: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曾巩的《茅亭闲坐》: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曾巩的创作背景。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三庭前有奇树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晚春二首一 五丈渠 呈毅父提刑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二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卖头卖脚 北辰星拱 化为灰烬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黑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文明棍 屋梁落月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绝结尾的成语 抖擞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抑遏 爿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斩刈 各尽所能 以夷制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