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青云亭闲望》

时间: 2025-05-22 11:50:04

诗句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

幽闲味虽薄,放荡愚所勇。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宫宠。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50:04

原文展示:

青云亭闲望 曾巩 〔宋代〕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 幽闲味虽薄,放荡愚所勇。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宫宠。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

白话文翻译:

一登上这高高的青云亭,仿佛脱离了尘世的束缚。 面带笑容,宽敞的轩窗打开,迎面吹来的是惊心动魄的风。 城墙回绕,石崖环抱,山峦起伏,寒潮涌动。 谷中的草木在傍晚更显芬芳,沙中的泉水虽细却依然汹涌。 四周的山峦雄伟壮观,远处的景色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连绵的天空下,宽阔的道路延伸,高耸的屋檐仿佛拂过日光。 世间的人们为了名利奔忙,马蹄声声,浩浩荡荡。 追求利益是众人的习惯,而我长久以来对此感到恐惧。 我怀念那山水间的居所,环顾四周,松桧环绕。 倾听自然的声音,摆脱繁琐的人事。 虽然幽静的生活滋味淡薄,但放纵自我的勇气是我所拥有的。 尽管形势险恶,争斗不息,战争的声音更加喧嚣。 权臣显贵,军官受宠,光芒四射。 我深知自己微不足道,无法为国家的重任做出贡献。 放牧时挥动幽静的鞭子,耕作时亲自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 或许我的心境能够和谐,怎能说我的道路被阻塞呢?

注释:

  • 夐脱:远远地脱离。
  • 藩庑:指尘世的束缚。
  • 惊飙:猛烈的风。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 缥缈:形容景色模糊而美丽。
  • 广衢:宽阔的道路。
  • 射声利:追求名利。
  • 趋营:追求利益。
  • 缅想:怀念。
  • 属耳:倾听。
  • 天籁乐:自然的声音。
  • 人事冗:繁琐的人事。
  • 穷凶势:险恶的形势。
  • 杀伐声:战争的声音。
  • 扬扬:显赫的样子。
  • 烨烨:光辉灿烂。
  • 草茅微:微不足道。
  • 社稷重:国家的重任。
  • 牧放:放牧。
  • 躬瘦陇:亲自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
  • 此心谐:心境和谐。
  • 吾道壅:我的道路被阻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青云亭闲望》是他在闲暇时登高望远,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宋代的一个宁静时刻创作的,当时他可能正经历着官场的纷争和人生的起伏,因此在登高望远时,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表达了诗人脱离尘世的愿望,而“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则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和“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等,都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细腻。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逃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曾巩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诗人登上高亭,感觉脱离了尘世的束缚。
  2.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面带笑容,宽敞的轩窗打开,迎面吹来的是惊心动魄的风。
  3.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城墙回绕,石崖环抱,山峦起伏,寒潮涌动。
  4.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谷中的草木在傍晚更显芬芳,沙中的泉水虽细却依然汹涌。
  5.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四周的山峦雄伟壮观,远处的景色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6.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连绵的天空下,宽阔的道路延伸,高耸的屋檐仿佛拂过日光。
  7.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世间的人们为了名利奔忙,马蹄声声,浩浩荡荡。
  8.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追求利益是众人的习惯,而我长久以来对此感到恐惧。
  9.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我怀念那山水间的居所,环顾四周,松桧环绕。
  10.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倾听自然的声音,摆脱繁琐的人事。
  11. “幽闲味虽薄,放荡愚所勇。”:虽然幽静的生活滋味淡薄,但放纵自我的勇气是我所拥有的。
  12.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尽管形势险恶,争斗不息,战争的声音更加喧嚣。
  13.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宫宠。”:权臣显贵,军官受宠,光芒四射。
  14.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我深知自己微不足道,无法为国家的重任做出贡献。
  15.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放牧时挥动幽静的鞭子,耕作时亲自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
  16.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或许我的心境能够和谐,怎能说我的道路被阻塞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中的“峥嵘”和“缥缈”都是比喻,形容山势高峻和景色美丽。
  • 拟人:如“吹面惊飙动”中的“吹面”和“惊飙动”都是拟人,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如“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中的“城回”与“山乱”,“石崖抱”与“寒潮涌”都是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逃避。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等,都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细腻。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如“峥嵘四封壮”象征着山势的雄伟,“缥缈佳气捧”象征着景色的美丽,“连天广衢走”象征着道路的宽阔,“拂日长檐耸”象征着屋檐的高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脱离尘世 C. 登上高亭 D. 欣赏美景 答案:B

  2.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中的“惊飙”指的是什么? A. 猛烈的风 B. 平静的风 C. 温暖的风 D. 寒冷的风 答案:A

  3. 诗中“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A. 山势低矮,景色模糊 B. 山势高峻,景色美丽 C. 山势平缓,景色平淡 D. 山势险恶,景色恐怖 答案:B

  4.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欣赏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A

  5. 诗中“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 杜甫的《望岳》: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曾巩的《青云亭闲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曾巩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 杜甫的《望岳》与曾巩的《青云亭闲望》: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而曾巩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对曾巩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有助于理解曾巩的诗歌创作背景。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曾巩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中原旧事戏作 饮牛歌 夜饮即事 社日 怀旧三首 其三 月下醉题 山行 秋夜读书有感 秋思 醉中出西门偶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沉迷 臣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风尘之变 一字旁的字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评头论脚 身教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齲字旁的字 独见之虑 舟字旁的字 搏颡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铁树开华 梯陛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边营 狂峰浪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