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荔枝四首》

时间: 2025-07-12 10:14:51

诗句

金钗双拜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

解笑诗人夸博物,只知红颗味酸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14:51

原文展示:

荔枝四首 曾巩 〔宋代〕

金钗双拜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 解笑诗人夸博物,只知红颗味酸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和诗人对荔枝的喜爱。首句以金钗和玉手比喻荔枝的精致,次句用星宿的光芒形容荔枝的珍贵。后两句诗人自嘲,说自己虽然博学,但对荔枝的了解仅限于其酸甜的口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钗:比喻荔枝的形状像金钗。
  • 玉纤纤:形容荔枝的枝条细长如玉。
  • 星宿:指天上的星星,这里比喻荔枝的光泽。
  • 宝奁:珍贵的盒子,比喻荔枝的珍贵。
  • 红颗:指荔枝的果实。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并称“曾欧”。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欣赏荔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首句以金钗和玉手作比,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精致和美丽。次句用星宿的光芒来形容荔枝的珍贵,增强了荔枝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后两句诗人自嘲,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钗双拜玉纤纤:以金钗和玉手比喻荔枝的形状和枝条,形象生动。
  2. 星宿光芒动宝奁:用星宿的光芒形容荔枝的光泽,比喻其珍贵。
  3. 解笑诗人夸博物:诗人自嘲,说自己虽然博学,但对荔枝的了解有限。
  4. 只知红颗味酸甜:表达了对荔枝口感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荔枝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钗、玉手、星宿等比喻荔枝的形状、枝条和光泽。
  • 自嘲:诗人通过自嘲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谦逊的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钗:比喻荔枝的形状。
  • 玉纤纤:形容荔枝的枝条。
  • 星宿:比喻荔枝的光泽。
  • 红颗:指荔枝的果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钗双拜玉纤纤”中的“金钗”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的形状 B. 荔枝的枝条 C. 荔枝的光泽 D. 荔枝的果实

  2. 诗中“星宿光芒动宝奁”中的“星宿”比喻的是什么? A. 荔枝的形状 B. 荔枝的枝条 C. 荔枝的光泽 D. 荔枝的果实

  3. 诗中“只知红颗味酸甜”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什么感受?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好奇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州一绝》:同样是描写荔枝的诗,展现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诗词对比:

  • 曾巩的《荔枝四首》与苏轼的《惠州一绝》都是描写荔枝的诗,但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曾巩的诗更加细腻,而苏轼的诗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可以与曾巩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居 其一 庆寿寺 其一 寄张贞居 漫兴四首 其四 送沙学正归松江 山中杂兴 二十 答客问 次古诗韵 其三 悼止斋王先生 其一 红梅 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炫玉贾石 意见言外 廾字旁的字 不合时宜 爬坡 心甘情原 包字头的字 包含理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还径 秃宝盖的字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死无葬身之所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包含汾的词语有哪些 蝤蛑炙 除残祛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