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08
春水泉脉动,分岩临涧源。
津津出石齿,泠泠萦竹根。
犹如野云翠,复落郡池喧。
心静意自适,不知朝市烦。
春天的水流在泉眼中涌动,分开岩石流向山涧的源头。
清澈的水从岩石的缝隙中涓涓而出,凉爽的水声环绕在竹根旁。
这水流就像蓝天中的云彩,轻柔地落在县池的喧闹上。
心中宁静,心境自然舒适,不再知晓城市的烦扰。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梦窗,宋代诗人,著名的“梅派”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游览汝州后池时,表现了他在春日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与城市生活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汝州後池听水》是一首描绘春水与自然景色的诗歌,展现了诗人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春水泉脉动”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活力,水流如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津津出石齿,泠泠萦竹根”以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水声的清凉和竹子的柔和,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中,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犹如野云翠,复落郡池喧”,将水流与野云相提并论,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人们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难以寻得的那份宁静。最后一句“心静意自适,不知朝市烦”,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心境自然得以宁静,远离了城市的繁忙与烦恼,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城市喧嚣的逃避,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喧嚣城市生活的逃避,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津津”形容的是:
A. 水流清澈
B. 风声细腻
C. 云彩飘动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无所谓
C. 逃避
诗中“心静意自适”表达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烦躁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人际关系的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