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10
植干森然美在庭,更怜相倚自青青。
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垧。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生长的杉树,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显得十分美丽。更让人怜惜的是,它们互相依偎,显得一片生机盎然。树木的姿态如同云端的高耸,岂止是孤零零地生长在远方的田埂上。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翠姿”与“干云”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溪,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自然景物,体现出他追求田园生活的情怀。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是梅尧臣为友人刁太博所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梅尧臣的朋友新居附近,观察到生机勃勃的杉树,进而产生了诗歌的灵感。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杉树的美丽,并通过“相倚”的意象,展现了树木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植干森然美在庭”展现了杉树的挺拔与美丽,树木在庭院中生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以“更怜相倚自青青”进一步深化了树木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最后两句则用“翠姿”和“干云势”来比喻树木的高大和气势,体现了树木的生机勃勃,隐喻着生命的力量与团结。而“岂是孤生向远垧”则强调了树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环境相互依存,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生命相互依存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中“植干森然美在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树木的厌恶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友谊的怀念
“相倚”在诗中指的是:
A. 树木孤立无援
B. 树木彼此依偎
C. 树木竞争生长
D. 树木枯萎
诗中提到的“干云势”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田野的广阔
B. 树木的高大
C. 水流的潺潺
D. 花朵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