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道情偈》

时间: 2025-07-26 11:36:38

诗句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36:38

原文展示:

道情偈
—— 贯休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白话文翻译:

草木也是有性情的,与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我像草木一样,就能在任何时候成就道理。
世人并不懂得道理,却对道产生怨恨。可怜这些人,明明有宝山,却无法获得宝物。

注释:

  • 草木:指植物,象征自然生命。
  • :指本性、特性。
  • 成道:达到道的境界。
  • 世人:指世俗的人们。
  • 宝山:比喻丰厚的精神财富或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僧人,字子渊,号贯休。他以诗名高扬,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人心的失望,写于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背景下,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诗歌鉴赏:

贯休的《道情偈》通过草木和人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关系,强调了道理的普遍性与重要性。诗中,草木作为自然界的代表,拥有自己的性情,与人类并无二致,暗示人应当学习自然的本性,回归本真。接着,诗人提到“世人不会道”,指责那些对真理无知却又抱怨的人,反映出对世俗的批判态度。

全诗不仅有哲理深邃的思考,更有一种对世人无知的惋惜和无奈。诗人在最后以“宝山不得宝”来总结,强调了人们因不懂得道理而错失内心真正的财富。这种以草木为喻、以世人自省的写法,充分体现了贯休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僧人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草木有自己的性情,与我并无区别。
  •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如果我像草木一样,就能在任何时候成就道理。
  •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世人不懂道理,却对道产生怨恨。
  •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可怜这些人,明明有宝山,却无法获得宝物。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象征自然,隐喻人应学习自然的本性。
  • 对仗:诗句结构均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草木与人性的对比,强调了理解道理的重要性,批判世俗无知,呼唤内心的觉醒和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自然的本性与生命力。
  • :指真理与人生的意义。
  • 宝山:象征精神财富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木亦有性”中的“性”指的是什么?

    • A. 性别
    • B. 性情
    • C. 性格
    • D. 本能
  2.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怨恨
    • B. 失望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门关》:同样探讨道理与人生的作品,反映了禅宗思想。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与贯休的《道情偈》: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美,而贯休则强调道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集》
  • 《中国哲学史》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贯休的《道情偈》,体会其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相关查询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正宫】醉西施 闰九月偕同人登辰山 春雨晚晴 题同年黄玉圃番社图 登岱 送泽州相国予告归里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献寿 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谈霏玉屑 暗察明访 疆界 文章山斗 玄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输志 倾筐倒庋 齲字旁的字 贞抱 八字打开 持梁齿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