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5:56
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
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
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
真珠帘中,姑射神人。
文金线玉,香成暮云。
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
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
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
飞鸟好羽毛,疑是绿珠身。
昔日洛阳的繁华人们,现在却化为无尽的尘埃。我听说富有的石季伦,他的楼台像星辰一样五彩缤纷。乐声如天上的乐声,日夜传来,锦绣的美人们争相献舞。真珠的帘子后面,是姑射神仙。金线与玉石交相辉映,香气如暮云般弥漫。如果孙秀没有被杀,晋朝的境况或许会更加贫困。伊水削去行路,坟冢上的花如磷光闪烁。苍茫的金谷园里,牛羊在荆榛中啃食。飞鸟喜欢羽毛,仿佛是绿珠的身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字慕宗,号法华,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古风,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洛阳的回忆和对昔日繁华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洛阳尘》通过洛阳的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感。开篇通过对洛阳昔日繁华的描绘,与现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伤。作者通过对富豪石季伦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奢华生活,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乐声如天乐般飘荡,锦绣的美人如云般纷纷而至,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身处繁华之中,内心的空虚与无奈依然存在。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从个人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提到孙秀的被杀,暗示着政治动荡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无情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伊水、金谷园等,既是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荒凉的反衬,展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洛阳昔日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洛阳尘》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石季伦”是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有
C. 战争
“姑射神人”出自哪个典籍?
A. 论语
B. 山海经
C. 红楼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