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枯木图》

时间: 2025-05-04 03:45:17

诗句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

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

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

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

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

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5:17

原文展示:

题枯木图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
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
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
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
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
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枯木图,诗人以松树的笔直和桂树的芳香为引子,表达了对这棵扭曲的枯木的关注。枯木的形状弯曲而又肿胀,似乎在空中漂浮。它的根部如同蝼蚁般微小,是蛴螬的家。虫蛀的木皮变成了土壤,腐朽的状态无法再被恢复。木头在石头之间经历了多少年的霜风。构建明堂的木材层层叠叠,斧头和锯子却无法触及这些凋零的部分。对于战争,孙子懂得兵法,善于射击,能够消灭敌人;而韩彭则感叹那些优秀的弓箭。岂能和那些负薪的平民相比,他们看不见权贵的存在。饥饿时吃东西,口渴时饮水,却不知道什么是王与公。白发人躺在枕头上死去,闲事伤害了他的身体。诗人赠送诗画回去,去寻找黄绮翁。

注释:

  • 松以直而伐:松树因其笔直而被砍伐。
  • 桂以芳而攻:桂树因其芬芳而被争夺。
  • 眷此屈曲形:关注这棵扭曲的形状。
  • 身为蝼蚁家:身为微小的生物之家。
  • 根作蛴螬宫:根部成为蛴螬的家。
  • 蠹皮化土壤:虫蛀的木皮变为土壤。
  • 明堂搆群材:构建明堂的木材层层叠叠。
  • 斧斤独不到:斧头和锯子无法触及。
  • 知兵膑孙子:懂得兵法的孙子。
  • 胥种伏短剑:胥种用短剑伏击敌人。
  • 岂如蚩蚩氓:岂能与普通平民相比。
  • 白发死枕席:白发人躺在枕头上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静斋,元代诗人、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参与推翻元朝统治的起义。他的诗作以深刻的意象和哲理著称,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枯木图》写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在诗中,枯木象征着衰败与无奈,而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探讨了权力、战争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题枯木图》是一首通过描绘枯木,表达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中松树和桂树的直与芳,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枯木则是生命的另一面,体现了衰老与凋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枯木的扭曲形态和脆弱的生存状态,仿佛在叹息生命的无常。

在对比中,诗人提到军事名将孙子和韩彭,表达了对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普通百姓的同情。那些负薪的平民被描绘成无知的存在,他们在生存的压力下,忘记了社会的等级与权力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枯木的形象,折射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对人性深处的关注。诗歌的最后,提及“黄绮翁”,仿佛在传达寻求智慧与理解的渴望,呼应了全诗的主题,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松树因其直立而被砍伐,桂树因其香气而受到争夺,暗示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
  2.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对枯木的形态进行关注,形容它的扭曲和肿胀,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助。
  3.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用蝼蚁与蛴螬的比喻,表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4. 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虫蛀的木皮变成土壤,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腐朽的不可逆转。
  5.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描绘了枯木在石头间的孤独与岁月的沧桑。
  6. 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描述木材的堆叠和构建,似乎暗示着人类的努力与无奈。
  7.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即使有外力的介入,凋零的命运依然存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8. 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提到军事智慧,赞美智者的力量。
  9.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强调武器与战争的残酷,反映出对战争成败的思考。
  10. 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对比普通人群的生存状态,显示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11.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表现出普通百姓对权贵的无知,强调生存的压力。
  12. 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反映出老年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深思。
  13.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最后提到寻找黄绮翁,暗示对智慧与生命意义的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枯木与人类的命运相联系,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对枯木的描述赋予其生命,使其更具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枯木象征生命的脆弱,反映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思考。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生存的艰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枯木:象征着衰败与无奈。
  2. 松树、桂树:代表着生命的旺盛与美好。
  3. 苍老的白发: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孤独。
  4. 短剑、良弓: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力量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枯木图》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基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知兵膑孙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韩彭
    • B. 孙武
    • C. 诸葛亮
    • D. 曹操
  3. 诗中“岂如蚩蚩氓”是指什么?

    • A. 明君
    • B. 普通百姓
    • C. 战士
    • D. 学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枯木赋》:描绘枯木与生命的关系,主题相近。
  • 《春望》:杜甫的作品,同样表达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基的《题枯木图》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关注生命的脆弱,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追求,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踏枝·漠漠春芜春不祝 鹊踏枝 鹊踏枝 顾山山茶 鹊踏枝二首 其一 鹊踏枝 鹊踏枝 寄长嫂查楣思 鹊踏枝 庚申元夜独坐,口占 鹊踏枝 上曲阳春日 鹊踏枝 愁 鹊踏枝 病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倒退 授堂 万丈深渊 歺字旁的字 罗开头的成语 祸稔恶积 瑶天 评头论脚 推推搡搡 风靡云蒸 川字旁的字 奥博 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袅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议行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