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8:43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不要随意对高大的马吐唾沫,长鱼也不需要损伤鳞片。
侮辱马的会让马的毛焦黄,困住鱼的会让鱼显得精神。
你看看那些坦荡的士人,他们宁愿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身份。
那万斛的船只荡漾,影子如同扬起的白虹。
起帆时必须要捣牛,铺席子也是为了聚集众人的功劳。
若不是风动天,别将船放在大水中。
烈士讨厌多事的小人,小人自然也会有相同的调子。
名利如果可以获取,那就牺牲自己的性命依附于权势。
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清明的官员,你们这一帮人真可笑。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写实著称,贯穿着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国家破败,杜甫对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小人得志的现象深感失望,因此有了这首作品。
《三韵三篇》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理想士人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高马与长鱼,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更是对士人理想的象征。杜甫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尤其是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小人,反衬出真正的士人对于个人名声与道义的坚守。
诗中“荡荡万斛船”描绘了壮观的场面,象征着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而“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险恶。杜甫对名利的警惕与对清明官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文学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杜甫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士人的呼唤,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警惕追名逐利的小人行为。
诗词测试:
诗中“高马勿唾面”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不应轻视高贵的事物
B. 不应随意对待任何事物
C. 高贵的事物应当得到尊重
诗中提到的“烈士”指的是?
A. 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B. 战士
C. 小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风格,李白多以豪放著称,而杜甫则更注重细腻的社会观察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