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8:40
《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这首诗描述了一匹名叫胡青骢的骢马,它是安西都护的坐骑,声名赫赫,迅速驰向东方。这匹马在战场上久经考验,勇猛无敌,与骑士齐心协力取得了巨大的功绩。功成之后,得到的资助和照顾自是应有之义,但它仍然遥远地奔向流沙之地。它的英姿并未因为安逸的生活而消减,反而仍然怀着对战斗的渴望。它的蹄子如同铁器般坚硬,曾在交河边的冰面上疾驰。马身上的五色花纹如云彩般绚丽,纵使千里之外,依旧可以看到它流淌的汗水。长安的壮汉们都不敢骑它,经过时如电光般迅速,令人心生敬畏。为了君主,它的青丝鬃毛逐渐变白,怎能再从横门出走?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风以沉郁顿挫、关怀民生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开元末年,安西地区正面临外敌威胁,诗人通过描写骢马的英勇和忠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匹骢马的英勇气概,象征着忠诚与奋斗。诗中不仅描述了马的外观与能力,还蕴含了对士兵精神的赞美。马在战场上无敌,与人同心协力的场景,反映了团结与奋进的力量。通过“功成惠养随所致”一句,诗人展现了成功后的荣耀和责任,暗示即使在安逸中,骢马依然怀有战斗的热情,这种精神不仅是对马的赞美,更是对士兵勇敢无畏的呼唤。最后几句则表现出对马的珍视与忧虑,长安壮儿不敢骑的情景,使得骢马的形象更具神圣感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阴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骢马的英勇与忠诚,反映了士兵与马之间的紧密关系,表达了对战争与忠诚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英雄气概与奋斗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讲述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胡青骢”是指什么?
诗中“长安壮儿不敢骑”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