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送杨伯可》

时间: 2025-04-26 22:26:52

诗句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

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序,接武龙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52

原文展示:

沁园春 送杨伯可
作者: 陆文圭 〔宋代〕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序,接武龙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雨水滋润着江边,月亮在中秋的夜空中明亮而圆满,送别的客人即将启程。看那空荡荡的小舟,虽然身无长物、囊中羞涩,但却满怀新诗的富足。诗人强调要以清白的品德传承家风,心怀金钱却不受其诱惑,洁身自好从不畏惧他人的知晓。百姓何其幸运,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可是谁又知道这些良好的规章制度,是三代以来传承下来的古老法则呢?我们要讲究明理,施行政策时不扰民,宽严相济,做到表里如一。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在偏远地区久居,对《老子》的教诲理解不深,却又埋怨朝廷用人太慢。公子即将离去,定会在有序的环境中成就一番事业。


注释:

  • 江皋: 江边的土岸。
  • 扁舟: 小舟,形状扁平的船。
  • 贫无长物: 形容生活贫困,没有多余的物品。
  • 破囊: 破旧的钱袋。
  • 怀金不受: 心怀财富但不贪图。
  • 四知: 指古代的四个知识:父母、朋友、妻子和子女。
  • 经界良规: 指良好的法律与规章制度。
  • 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古代中国的朝代。
  • 宽严相济: 形容宽松和严格的措施相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文圭,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喜爱。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中秋,正值送别之际,诗人借此时机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理想的思考,展现了对清白传家的追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诗歌鉴赏:

《沁园春 送杨伯可》是一首充满哲思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送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雨足江皋,月满中秋”引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既营造了送别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接着,诗人以“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自嘲,展现了自己虽然经济拮据,却心怀诗意的富有。这种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诗歌的价值和文学的意义。诗中“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更是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认为为人处世应以清白自守,抵制金钱的诱惑。

此外,诗中提到的“民何幸,尽相安南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盼与赞美,反映出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诗人的惭愧情绪与对社会治理的反思,表明了他对自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思想深度。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真挚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陆文圭深邃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 描绘了秋天的雨水充沛,月亮明亮的景象,营造了送别的氛围。
  •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 自我调侃,虽然生活贫困,但内心富有。
  • 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破旧的囊袋也能装下新诗,暗示精神财富的积累。
  •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 强调家风的清白与抵制金钱的诱惑。
  •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 感慨民众的安定生活,表达对社会的赞美。
  • 谁知经界良规: 对于古法的传承与社会治理的思考。
  •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 自我反思,感到对古代智慧理解不足。
  • 公子去,定致身序: 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贫无长物”和“富有新诗”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 用“扁舟”比喻人生的艰难,但同时也带出内心的丰富。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清白传家”和“理想社会”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皋: 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代表了诗人的生活背景。
  • 扁舟: 代表人生旅途的艰辛,寓意着追求精神财富的道路。
  • 月圆: 象征团圆与美好的愿望,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白传家”表达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 A. 追求名利
    • B. 重视家庭道德
    • C. 忽视社会责任
  2.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中的“江皋”指的是哪里?

    • A. 山顶
    • B. 江边的土岸
    • C. 城市街道
  3. 诗人对自己在偏州的生活感到:

    • A. 自豪
    • B. 惭愧
    • C. 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陆文圭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对生活的思考,陆文圭更注重个人道德与社会理想,而杜甫则多描绘家国情怀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文圭相关研究论文及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山中见梅 山村 山村 山村 壬寅岁旦景明子渊君玉携酒与诗为寿次韵 壬寅除夜 人日 人不聊生梅柳早有春意 去年访曾幼卿通判携歌舞者同游凤山仆有歌舞 秋日病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名公巨卿 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罪大恶极 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唧唧嘎嘎 瓜字旁的字 捉将官里去 前程远大 婷婷袅袅 靑字旁的字 越俎代庖 偏咎 专差 巾字旁的字 秉旄仗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