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36
修厦欺晴日,重帘度细风。
群仙不烦促,长在广寒宫。
寻芳空茂木,斗草得幽兰。
歌舞纤絺健,嬉游玉佩珊。
新煮青筠稻米香,旋抽独尔虫薄罗光。
剩堆雕俎添崖蜜,争作轻衫荐寿觞。
御沟绕殿细无声,飞洒彤墀晓气清。
开到石榴花欲尽,阴阴高柳一蝉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端午节场景。高耸的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轻纱帘子随微风轻轻摆动。众仙人不再催促,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广寒宫中。作者在繁茂的树木间寻觅芬芳,草地上的幽兰也在争相斗艳。歌舞声中,纤细的舞者们身姿优美,佩戴着玉佩嬉游其中。新煮的青稞稻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虫子在薄薄的罗伞上轻轻游动。雕刻的美食堆叠着崖蜜,大家争着穿上轻纱衣服,举杯庆祝长寿。御沟静静环绕宫殿,晨曦的气息轻柔如水。到达石榴花即将凋谢的时节,浓荫高柳下传来蝉鸣。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与其兄一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以诗词、散文和政论闻名于世。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于哲理。
这首诗作于端午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神仙世界的憧憬,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苏辙的这首《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夫人阁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的情感流露自然而然,带有一种淡淡的悠闲。诗人在描绘一幅生动的节日场景时,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际交流的珍视。
开头几句“修厦欺晴日,重帘度细风”,写出了建筑在阳光下的辉煌与微风的轻柔,给人以清新怡人的感觉。随后,诗人引入了群仙的意象,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中提到的“寻芳空茂木,斗草得幽兰”,则带出了一种寻求美好与欢愉的情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人文情感的流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新煮青筠稻米香”则强调了人们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以“开到石榴花欲尽,阴阴高柳一蝉鸣”作结,既有淡淡的忧伤,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给人留下了深思的余味。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古人对节日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是一曲悠扬的生活赞歌。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节日的珍惜,及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对人世繁华的描写,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深刻而耐人寻味。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这首诗的主要节日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群仙”是指什么?
“新煮青筠稻米香”中的“青筠”指的是什么?
这些作品同样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苏辙 vs. 李白
两位诗人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示了宋代与唐代诗词的不同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