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把酒对月歌》

时间: 2025-04-24 17:36:43

诗句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36:43

把酒对月歌

原文展示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一作桃花。

白话文翻译

李白早年时就有明月,只是李白的诗才可以与之对话。如今李白已经成仙,明月在天空中几经圆缺?当今之人仍在歌颂李白的诗,明月依旧像李白在世时那样。我学习李白与明月对饮,白和明月又怎能理解我呢?李白不仅会作诗还会饮酒,而我今天喝百杯,吟千首。我虽然没有李白的才华,但月亮应该不会嫌弃我丑陋。我也不想乘坐天子的船,也不想在长安安睡。姑苏城外有一间茅屋,满天的梅花与明月相映成趣。梅花有时也会变作桃花。

注释

  • 原有月:指李白在世时的明月。
  • 仙去:指李白已经去世,成仙。
  • 歌李白诗:指今人仍然在吟唱李白的诗作。
  • 姑苏:指苏州,唐寅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八虎,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以才情横溢、风流倜傥著称,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寅晚年,表现了他对李白的钦佩与向往,同时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把酒对月歌》通过对李白的追忆与自我反思,揭示了唐寅对诗歌与饮酒生活的热爱。全诗以明月为中心意象,开篇便引入李白与月亮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对话。李白被赋予了诗人理想的象征,他的才华与豪情在明月下得以体现。而今月在,诗人已逝,唯有月亮见证着这份遗憾与美好。唐寅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李白的追慕,更通过自我对比,显露出他对自身才华的谦逊与不安。

在最后几句中,唐寅选择了远离权贵与繁华,选择了一处简陋的茅屋,表达了他对自由与清静生活的向往。在满天梅花的映衬下,月光显得更加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幽远的感觉,仿佛隐喻着诗人心中那种追求理想与美的执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白前时原有月:引出李白与月的联系,暗示月亮的永恒与诗人的短暂。
  • 今人犹歌李白诗:强调李白的诗歌仍然被后人传颂,表现了其影响力。
  • 我学李白对明月:唐寅试图模仿李白的豪情,与月共饮。
  • 我也不登天子船:诗人选择远离权贵生活,追求简单的自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李白与自己的对比,反映自我谦逊。
  • 隐喻:梅花与桃花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瞬息。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结合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明月:象征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代表着永恒的美与光辉。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追求美好与纯净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与月的关系在诗中如何体现?
    A. 他们是朋友
    B. 月亮见证了李白的才华
    C. 李白在月下作诗
    答案:B

  2. 唐寅选择不登长安船的原因是什么?
    A. 他喜欢简单的生活
    B. 他讨厌权贵
    C. 他想去旅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 《静夜思》: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寅全集》
  • 《明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公无渡河二首 其二 公无渡河三首 其二 公无渡河三首 其一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二首 其一 公无渡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卝字旁的字 沧海横流 剪拂 饠饆 吝骄 鍒颖 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先入之见 月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 包含炸的词语有哪些 十指如椎 建之底的字 不是冤家不碰头 遭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