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11
公无渡河
魏称 〔明代〕
河水溺人人共知,公何披发苦渡之。
匍匐追留河水湄,追留不及心伤悲。
汤汤河水寒风吹,奈何公死餐蛟螭。
箜篌声绝招不来,我独在世徒尔为。
这河水淹没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你要披头散发地苦苦渡过呢?
匍匐在河边追逐留恋,然而追留不及,心中满是悲伤。
滔滔河水在寒风中呼啸,怎奈你死于水中,被蛟龙吞噬。
箜篌的声音已绝,无法再呼唤你,我独自在世上,徒然感到孤独无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蛟龙,源于古代神话中对水中怪物的描述,常常用来比喻水的危险和无情。
作者介绍
魏称,明代诗人,作品以情感真挚和语言朴素著称,其诗常表现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创作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渡河的悲剧,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死者的哀悼。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渡河的场景,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开篇即以“河水溺人人共知”点明主题,暗示渡河的危险性。然而,诗人并不只是单纯地叙述这一悲剧,而是通过“公何披发苦渡之”表达对逝者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的“匍匐追留河水湄”则描绘了生者对死者的追念与留恋,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情感。诗中的意象,如“汤汤河水寒风吹”,不仅描绘了严酷的自然环境,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结尾的“我独在世徒尔为”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助。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河水溺人人共知,公何披发苦渡之。
这句强调河水的危险性,人人都知道,却仍有人冒险渡河,表现出对逝者的无奈与质疑。
匍匐追留河水湄,追留不及心伤悲。
描绘了诗人追念逝者的情景,尽管努力追寻,但依然无法挽回,心中充满悲伤。
汤汤河水寒风吹,奈何公死餐蛟螭。
河水的声音和寒风的影像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死亡的来临,蛟龙的比喻更加强调了死亡的无情。
箜篌声绝招不来,我独在世徒尔为。
诗人在失去挚友后,无法再听到曾经的音乐,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对死亡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主题围绕着生死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蛟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死亡
C. 自然
“匍匐追留河水湄”中“匍匐”是什么意思?
A. 站立
B. 跑步
C. 爬行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