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0
驿鼓三首 其二
作者:龚自珍
钗满高楼灯满城,
风花未免态纵横。
长途借此销英气,
侧调安能犯正声。
绿鬓人嗤愁太早,
黄金客怒散无名。
吾生万事劳心意,
嫁得狂奴孽已成。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楼上珠钗满头,城中灯火辉煌。
风花雪月之间,情态未免纵横交错。
在漫长的旅途上,借此机会消磨英气,
旁敲侧击又怎能打破正声?
绿鬓佳人讥笑我愁苦得太早,
黄金贵客却因为无名而愤怒散去。
我这一生万事都令人操心,
嫁给了狂妄的丈夫,果然成了孽缘。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驿鼓三首》创作于清朝道光年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
本诗通过描绘高楼的繁华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钗满高楼灯满城”描绘出繁华热闹的城市景象,灯火辉煌,宛如夜空中的星辰。然而,这样的美好景象中却隐含着一种无奈和忧愁。“长途借此销英气”表达了诗人在繁华中感到的疲惫与消耗,似乎长期的奔波与生活的琐碎让他失去了往日的英气。
接着,诗人提到“绿鬓人嗤愁太早”,这不仅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不满,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孤独的挣扎。诗中提到的“黄金客”,则象征着那些地位高贵却内心空虚的人,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最后两句“吾生万事劳心意,嫁得狂奴孽已成”道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沉重叹息,流露出对婚姻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龚自珍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诗通过对繁华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和对命运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感慨。
“钗满高楼灯满城”中,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吾生万事劳心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黄金客”象征着?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驿鼓三首 其二》的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