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5:32
作者:龚自珍 〔清代〕
原文展示:
惠山秀气迎客舟,
七十里外心先投。
惠山妆成要妆镜,
惠泉那许东北流。
白话文翻译:
惠山的秀美风光迎接着来访的客船,
七十里之外我的心已先行投向那里。
惠山妆成如同要用妆镜打扮,
而惠泉又怎能随意向东北流去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澄庵,号自珍,清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是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之一,倡导变革,反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他的诗风清新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已亥杂诗》系列是龚自珍在1840年代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具体写于他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的不满之间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已亥杂诗 313》以惠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由此引发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惠山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秀美与安宁,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向往与归属感。特别是“七十里外心先投”,通过“心先投”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似乎在暗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牵挂着那片土地。
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惠山妆成要妆镜”不仅在描绘山的美丽,更反映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自然之美还需借助人为的审视与欣赏。而“惠泉那许东北流”,则是对自然流向的反思,暗示着对故乡的情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折射出他对家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自然美的热爱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的情感深度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惠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乡愁
C. 两者皆是
答案:C
诗中“心先投”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C. 诗人对他人的关注
答案:A
“惠泉那许东北流”中“东北流”指的是什么?
A. 水流的方向
B. 心灵的归属
C. 自然的无常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已亥杂诗 313》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达。
解读:
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龚自珍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