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定风波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5:04:40

诗句

除是无愁与莫愁。

一身孤注掷温柔。

倘若有城还有国。

愁绝。

不能雄武不风流。

多谢尘言千百句。

难据。

羽陵词笔自今收。

晚岁披猖终未肯。

割忍。

他生缥缈此生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4:40

原文展示

定风波二首 其二
作者: 龚自珍

除是无愁与莫愁。一身孤注掷温柔。
倘若有城还有国。愁绝。
不能雄武不风流。多谢尘言千百句。
难据。羽陵词笔自今收。
晚岁披猖终未肯。割忍。
他生缥缈此生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可以翻译为:

只有没有忧愁和无忧的境地,才能够将自己的全部投入柔情之中。
如果有城池和国家,愁苦就会消失。
不能像英雄豪杰那样勇猛,也不能像风流人物那样洒脱,
感谢那些尘世的言语,虽然千百句都无法真正依靠。
今后我将不再写羽陵的词句,
晚年虽想放纵,但终究未能如此,
只能在这缥缈的生命中接受现实。

注释

  • 无愁与莫愁: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状态。
  • 一身孤注掷温柔:将自己全部的心意与情感投入到温柔之中。
  • 倘若有城还有国:如果还有家国存在。
  • 愁绝:忧愁彻底消失。
  • 雄武不风流:不能像英雄那样刚猛,也不能像风流人物那样洒脱。
  • 羽陵词笔:指代一种特定的诗歌风格。
  • 晚岁披猖终未肯:晚年虽然想要放纵,但始终没能做到。
  • 他生缥缈此生休:对来世的渺茫,希望在此生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必,号孟庵,晚号香山居士,清代诗人、政治家。他是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之一,主张变革与国治,曾任职于清朝的多个官职。其诗歌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思,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定风波二首》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我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生、国家与个体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定风波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中“无愁与莫愁”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但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倘若有城还有国”的设问,诗人揭示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显示了对家国的关切和对自由的渴望。

“不能雄武不风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局限的自省,虽有抱负,但却无法实现那种英雄般的壮丽与洒脱。诗人对“千百句尘言”的感谢,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认知与反思,虽然这些话语无法真正给予支持。

最后,诗人感慨于自己的晚年,虽想要放纵,但最终却仍然无法逃离现实的束缚,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展现了龚自珍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除是无愁与莫愁:表明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一身孤注掷温柔:将全部心意寄托于温柔的情感中。
  • 倘若有城还有国:设想一个理想的归属与身份。
  • 愁绝:理想中的无忧无虑。
  • 不能雄武不风流:自我反思的局限性。
  • 多谢尘言千百句:对世俗言论的感激但同时也显得无奈。
  • 羽陵词笔自今收:表达对过往文风的告别。
  • 晚岁披猖终未肯:晚年想放纵却难以实现。
  • 割忍:对现实的妥协。
  • 他生缥缈此生休:对未来的渺茫与对当前生命的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雄武不风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 设问:通过“倘若有城还有国”的设问,引发读者思考。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赌博,强调投入与收获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无愁与莫愁: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城与国:代表着归属感和理想的生存环境。
  • 温柔:象征着人性的柔情与情感寄托。
  • 晚岁:暗示人生的无奈与对过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理想状态是什么? A. 有城有国
    B. 无愁与莫愁
    C. 温柔的情感

  2. 诗中提到的“千百句尘言”是指什么? A. 诗人的作品
    B. 世俗的言论
    C. 朋友的劝解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接受
    C.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 - 李煜: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 《登高》 - 杜甫:对人生苦难与理想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龚自珍与李白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壮与洒脱,而龚自珍则更具内省与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 《龚自珍研究》:对龚自珍生平与作品的详细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台杂诗八首 其七 五台杂诗八首 其六 五台杂诗八首 其五 五台杂诗八首 其四 五台杂诗八首 其三 五台杂诗八首 其二 五台杂诗八首 其一 大同怀古 雨中登显通寺阁 晋阳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曼音 事与心违 麻中之蓬 乙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饥馑荐臻 蛙鸣蚓叫 韦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警设 战祷 女结尾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凉菲 填污 安分循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