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8: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45:57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过百由旬烟水长,释迦老子怨津梁。
声闻闭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这首诗描绘了烟水弥漫的长河,表达了对释迦牟尼和老子二位先哲的怨恨,因他们的教义让人难以渡过生命的河流。声闻(指声闻乘佛教的修行者)因闭目而错过了三千劫的时光,内心却对人天大法王(佛教中的大乘法王)感到悔恨。
作者介绍: 龚自珍,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生于1792年,卒于1841年,字佩弦,号洵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独特,融合了古典和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龚自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个人思想的探索,促使他创作出诸多兼具哲理与情感的诗作。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而在内容上则表现出对传统宗教思想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过百由旬”开头,描绘出烟水弥漫的辽阔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的描写,也象征着人生道路的漫长与艰辛。“释迦老子怨津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宗教创始人的无奈与怨恨,似乎在控诉他们的教义让人难以渡过生命中的种种艰难。
接下来的“声闻闭眼三千劫”则揭示了修行者因沉迷于狭隘的理解而错失了生命的真谛与成长的机会。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智慧的渴望,反映了个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探索。最后一句“悔慕人天大法王”,表达了对大乘佛法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对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传统宗教的反思,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广阔的水域与对宗教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对传统教义的质疑,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释迦牟尼是哪个宗教的创始人?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答案: B
“声闻闭眼三千劫”中,三千劫是指什么?
A. 一种时间单位
B. 一种空间单位
C. 一种修行方法
答案: A
诗中的“悔慕人天大法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宗教与智慧的追求,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