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2: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2:38:44
公无渡河
—— 刘孝威 〔南北朝〕
请公无渡河,河广风威厉。
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枻。
绀盖空严祠,白马徒生祭。
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
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
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
请您不要渡过这条河,河面宽阔,风势凶猛。
船桅倒伏,金色的太阳也落下了,船只倾斜,犀牛角的桨也沉没。
蓝色的帷帐下,空荡荡的祭祀殿堂,白马只留下祭品。
衔着石头的鸟儿,伤了寡妇的心,崩溃的城墙掩盖了她的衣袖。
剑飞舞仍与水流相伴,灵魂沉没,理智也随之逝去。
您是河流的臣子,我却成了江边的妃子。
刘孝威,字士望,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南朝时期。他的诗歌在风格上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影响,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公无渡河》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诗中描绘了人们在战争与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悲伤,表达了对君主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公无渡河》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河流的描绘,象征着个人与国家、爱情与离别之间的关系。开篇以“请公无渡河”引入,给人一种强烈的警示感,暗示着渡河的危险与不明。随后描绘了船只倾覆、祭品无用的场景,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悲痛。
诗的中段通过“衔石伤寡心”表现了对失去爱人的哀思,令人感到无奈与伤感,表明了人在逆境中难以自持的痛苦。最后两句“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地位相结合,展现出在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有效,采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剑飞犹共水”,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失去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历史无情的控诉。
“公无渡河”中的“公”指的是:
A. 君主
B. 大众
C. 战士
D. 朋友
诗中“樯偃落金乌”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船桅倒伏,太阳落下
B. 船顺风而行
C. 战斗胜利归来
D. 祭祀成功
诗中“剑飞犹共水”意在表达:
A. 战斗与自由的结合
B. 船只的漂流
C. 自然的力量
D. 个人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