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59
长淮暮生风,来自涡河口。
新舟虽云固,波浪亦难受。
诗来话艰厄,惊恐及儿妇。
忆同溯荆峡,终夜愁石首。
余飚入帏幄,跳沫溅窗牖。
平生未省见,惊顾欲狂走。
尔来涉忧患,渐觉成老丑。
遥喜波浪中,时能饮醇酒。
长淮河上傍晚刮起风,风来自涡河口。
新船虽然坚固,波浪依然难以忍受。
诗篇中写到艰难险阻,惊恐的情绪波及到妻儿。
回忆起曾经同舟共渡荆峡,整夜愁苦如石般沉重。
狂风猛浪涌入舱内,水花溅湿窗户。
一生未曾见过如此景象,惊恐之下想要狂奔而逃。
自那时起经历忧患,渐渐感到自己衰老丑陋。
远望波浪之中,偶尔能痛快地喝杯美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荆峡,是历史上著名的险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诗人通过回忆与家人同舟共渡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易和对亲人的牵挂。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卧龙,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与兄长共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以其诗文才华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辙晚年,他在政治和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诗中流露无遗。此时的他已感到生活的艰辛,经历了太多的忧患,故而在风浪中回忆往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心中涌动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长淮暮生风”引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与无情,随后通过对“新舟”、“波浪”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诗中反复提及的“艰厄”、“惊恐”等词汇,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无奈。
回忆与家人同渡荆峡的情景,诗人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而“愁石首”则将这种愁苦形象化,表现了他内心的沉重与无助。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感受到自身的衰老与丑陋,反映了对人生无情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通过“遥喜波浪中,时能饮醇酒”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调侃与释怀,尽管生活艰辛,但在波涛中仍能偶尔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快乐。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既有无奈又有豁达,使读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感受到诗人面对人生的坚韧与乐观。
逐句解析:
长淮暮生风,来自涡河口。
新舟虽云固,波浪亦难受。
诗来话艰厄,惊恐及儿妇。
忆同溯荆峡,终夜愁石首。
余飚入帏幄,跳沫溅窗牖。
平生未省见,惊顾欲狂走。
尔来涉忧患,渐觉成老丑。
遥喜波浪中,时能饮醇酒。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风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难的感慨与对家庭的忧虑,同时展现出他在困境中依然追寻快乐的乐观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淮”指的是哪个河流?
诗人回忆起与家人同渡的地方是哪里?
诗中“惊恐及儿妇”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