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37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戴叔伦 〔唐代〕
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
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
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
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边小村居住的心境,辞去官职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通过耕作和打柴捕鱼来维持生计,与邻居和谐相处。麦子成熟的季节,桑树和稻田也显得生机勃勃。诗人栽种山果,池塘里养着鱼,生活得很自足,偶尔放声歌唱,内心的幽思与自然相亲近。诗人感叹自己也想归隐,愿意和朋友一起在此安度晚年。
戴叔伦(约735年-785年),字景仁,号宗悫,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常表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争。诗中表达了诗人辞去官职后的闲适生活,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背江居隙地”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选择背靠江边的小村落,远离喧嚣,体现出对平静生活的珍视。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耕作和生活方式,通过“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展示了他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既反映了对农耕的热爱,也表现了与邻里和谐相处的幸福。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丰盈,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农田的热爱与对自然更深层的感悟。之后,诗人提到“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展现了他在生活中细致入微的安排与对自然的尊重,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
最后几句“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幽静生活中的闲适与思考,最后以“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结束,显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愿意与友人共度余生,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对归隐生活的追求,以及与友人共享余生的情感。
诗中“背江居隙地”是指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小村落
c) 高山上的庙宇
诗人通过哪些活动来维持生活?
a) 读书
b) 耕作和捕鱼
c) 游历四方
诗中提到的“麦秋桑叶大”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农田的丰收
b) 自然的荒凉
c) 诗人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