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37:34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轺车突然偏离了车辙,郡府里自然而然地生起了轻风。
派遣的官吏在山中捕捉鸟类,打开酒樽与野生的客人同饮。
古老的墙上抽出了腊笋,乔木间春天的鸿雁飞舞。
能够赋诗传达幽深的思绪,清朗的言辞尽显公正。
城市倾斜着残阳洒入,池水弯曲着通向大江。
这个地方来的人很少,大家在一醉之间共享欢愉。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古墙抽腊笋”可以引申为对古老事物的珍视,而“能赋传幽思”则强调诗歌的价值在于传递深邃的情感和思想。
戴叔伦(约对740-约795年),字景山,号少山,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成作于戴叔伦在担任地方官时,受到访客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欢聚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在郡斋中接待朋友,享受自然的宁静和友谊的温暖。开头的“轺车忽枉辙”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似乎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随着诗句的展开,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友人的陪伴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古墙抽腊笋”与“乔木飏春鸿”,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而“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道德的追求,强调诗歌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应是思想的传递。最后的“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则将诗的主题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共享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在孤寂中寻找友谊与欢聚的愿望。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与欢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在平淡生活中寻找美好与快乐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轺车”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汽车
C. 自行车
“古墙抽腊笋”中的“腊笋”代表什么?
A. 食物
B. 时间的流逝
C. 竹子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生活的烦恼
C. 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这些资料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