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9:44
剔银灯·帘下风光自足
作者: 毛滂 〔宋代〕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锦瑟畔低迷醉玉。
在帘子下的风景已经足够美好。春天来时,席间的屏风曲折迷人。
瑶瓮中的酒酥软融化,杯中酒香四溢,花影映照着寒冷的酃湖。
独自一人感到忧愁,怎能比得上红围绿簇的热闹?
聚散之间的悲欢如箭般迅速,难得一杯酒能相互交融。
频频点亮银灯,别再听那牙板声,尚有龙膏香酒可以续杯。
罗裙飘舞,绣花香气四溢,低迷在锦瑟旁醉得如玉。
作者介绍: 毛滂,字德辉,号方壶,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受到推崇。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腻而深情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繁华的都市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宴会场景,表达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同时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剔银灯·帘下风光自足》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宴饮场景。开篇便以“帘下风光自足”引入,表明了作者对当下美好风景的满足与珍惜。随着春天的到来,席间的气氛愈加温馨,瑶瓮的美酒、杯中的热闹交织出一种欢愉的氛围。
然而,随着对“汨罗愁独”的提及,诗人不仅在享受美酒与春光的同时,内心却暗藏着孤独的忧虑。聚散之间的悲欢如箭般迅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频剔银灯、别听牙板,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仿佛在呼唤着对过去快乐时光的留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在宋代词作中独具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宴会的热闹与孤独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瓮”是用来装什么的?
“聚散悲欢箭速”中的“箭速”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膏”指代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剔银灯·帘下风光自足》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