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

时间: 2025-07-27 08:52:43

诗句

空庭不见人,乌啄僧台食。

林深露未晞,微风漏花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2:43

原文展示:

空庭不见人,乌啄僧台食。
林深露未晞,微风漏花沥。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空无一人,乌鸦啄食着僧人的供品。
深林中露珠尚未干,微风轻轻吹过,花瓣上滴落露水。

注释:

  • 空庭:空旷的庭院,表示无人。
  • 乌啄:乌鸦啄食,暗示孤寂。
  • 僧台:僧人放置供品的地方。
  • 林深:林木茂密的地方。
  • 露未晞:露水尚未蒸发。
  • 微风:轻柔的风。
  • 漏花沥:风吹过花朵,露水滴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约988年-约1058年),字子升,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清丽婉约,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毛滂游览静林寺时,表达了他在幽静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突显出寺院的孤寂与自然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景象,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和宁静的氛围。开篇“空庭不见人”便营造出一种空旷、无人打扰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接着,通过“乌啄僧台食”,引入乌鸦这一意象,象征着僧人的孤独与世俗的干扰,使人联想到宗教修行的艰难与孤独。

“林深露未晞”一句,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幽静,露水未干,象征着时间的静止与安宁。这种宁静与深邃的林木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与美好。而最后一句“微风漏花沥”,则通过描绘微风轻拂、花瓣滴露的细腻场景,传递出一种生动而又柔和的自然气息,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美感。

整体来看,毛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种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庭不见人:描绘了庭院的空旷与无人,暗示一种孤独。
  2. 乌啄僧台食:乌鸦在啄食供品,反映出宗教环境中的世俗干扰。
  3. 林深露未晞:描写深林中的露珠,象征宁静与时间的停滞。
  4. 微风漏花沥:微风轻拂花瓣,露珠滴落,传达出自然的生动与细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如“空庭”与“乌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如“微风漏花沥”,赋予自然元素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具动态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空寂庭院的描写,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庭:象征孤独、宁静的环境。
  • 乌鸦:传达孤独与世俗干扰的意象。
  • 露珠: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时光的流逝。
  • 微风:表现自然的轻柔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庭”指的是:

    • A. 有很多人
    • B. 空旷无人
    • C. 热闹的场面
    • D. 繁花似锦
    • 答案:B
  2. “乌啄僧台食”中的“乌”指的是:

    • A. 乌鸦
    • B. 乌龟
    • C. 乌云
    • D. 乌鸦的叫声
    • 答案:A
  3. “林深露未晞”中“未晞”是什么意思?

    • A. 已经干了
    • B. 还没有干
    • C. 非常干燥
    • D. 变得湿润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毛滂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杂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毛滂更多地强调了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各类古诗词研究相关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示萍香颖卿 忆江南 其一 效阳春录 忆江南 其五 忆江南 元日 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忆江南 其三 本意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访彭不遇留其门 忆江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顾况 深切着明 瓦字旁的字 金石至交 口字旁的字 侵蚀 麥字旁的字 好手不敌双拳 扶辇下除 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啜的成语 长缨在手 贝字旁的字 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肝胆过人 走之旁的字 丐命 触开头的成语 说啰说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