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4
年年赐宴捧萸觞,同沐皇恩近御床。
今日江南望江北,不知何处醉重阳。
每年都受到恩赐,在这里举杯庆祝重阳佳节,共同沐浴在皇恩之下,近距离享受皇帝的宠爱。今天站在江南,遥望江北,不知道在哪儿可以痛痛快快地喝酒过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源于古代“重阳”与“长寿”的联系。古人认为九月九日为阳数,重阳又表示阳气最盛,故被视为吉祥的日子。此外,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
杨士奇,明代政治家和诗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因其才华和对皇帝的忠诚而受到重用。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在朝廷中生活,深受皇恩,但在重阳节时却感到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江北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重阳节的无奈与惆怅。
本诗通过描绘每年重阳节的宴会,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依恋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朝廷的繁华与皇帝的恩宠,显示出诗人身处高位的荣耀,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却引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特别是“今日江南望江北”一句,既有地理上的距离感,也隐含着心灵深处的隔阂。诗人站在江南,眼望江北,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惆怅与对重阳节的渴望。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享受着皇恩,又感受着离愁,深刻揭示了人们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权力生活的反思。尽管身处高位,享有皇恩,但内心的孤独与对重阳节的渴望让诗人感到无奈,反映了人们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
诗中“捧萸觞”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重阳节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御床”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