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09
九日 其二
雁下菰蒲宿雨收,
登高有客上林丘。
池荷卷翠花皆老,
江树翻红叶尽流。
白下萧条偏近晚,
新亭凋敝不宜秋。
良辰无那成虚掷,
孤负黄花酒满瓯。
秋天的雁子飞下去,雨水刚刚停,
登高的客人在上林的山丘上。
池塘里的荷花都已经卷起,
江边的树叶翻红,随风飘流。
白下的景色萧条,正值傍晚,
新亭已显得凋零,不适合这个秋天。
美好的时光却让人虚度,
辜负了黄花酒满满的瓯子。
作者介绍
童轩,明代诗人,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他的作品以描绘秋冬景色和节日习俗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创作背景
《九日 其二》创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对老年人的尊重。诗人在这个节日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九日 其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慨。首联以“雁下菰蒲宿雨收”开篇,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雁群南飞,水边的菰蒲在细雨后的宁静中安静地生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景。接下来的“登高有客上林丘”则引出诗人的视角,表达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高望远的愉悦与孤寂。
中间部分“池荷卷翠花皆老,江树翻红叶尽流”则用荷花的枯萎与江树的红叶展现了时光的无情,诗人似乎在感叹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生命的轮回。最后几句“良辰无那成虚掷,孤负黄花酒满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对自己未能好好珍惜的遗憾,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情感真挚而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出浓厚的哲理意味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登高有客上林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愉
C. 悲伤
“池荷卷翠花皆老”中的“卷翠”指的是什么?
A. 荷花的开放
B. 荷花的枯萎
C. 荷叶的卷曲
诗中提到的“黄花酒”象征着什么?
A. 重阳节
B. 生日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