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24:37
颔下髭须半是丝,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
下巴的胡须已经半白,岁月不知不觉已过了多少时光。
并不是没有想要挂上高冠的意愿,只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样的志向。
冒着酷热与严寒,徒然自取苦劳,跟随队伍又是为了什么呢?
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山中的朋友常常传来消息,五十岁时归来依然不算迟。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直白、通俗的语言风格著称。白居易的诗作主题广泛,包含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描绘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年岁渐长、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答山侣》是白居易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首联中“颔下髭须半是丝”直接描绘了白居易自己年事已高的状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令人感到岁月的沉重感。接着,诗人提出了“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表达了虽然有追求地位的愿望,但无奈于自身能力的不足。
第三联“冒热冲寒徒自取”,则生动描绘了为追求理想而经历的艰辛与困苦,质疑自己为之努力的意义;最后一联“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则表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情绪,既有惭愧之感,又强调了“时不晚”的道理,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白居易通过个人的生动经历,传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在唐代诗词中尤为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人生的感慨为主线,反映了白居易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体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尽管有惭愧,但人生的旅途仍未结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颔下髭须半是丝”是指什么?
a) 胡须变白
b) 胡须变长
c) 胡须变少
诗人对追求高官的意愿有何看法?
a) 渴望实现
b) 无奈于能力不足
c) 认为不重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