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8:00
虾蟆嚎沫为科斗,
蜾臝衔虫化细腰。
蠹穴荒陂有多少,
乾风湿雨各飞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青蛙在田间鸣叫,像是在进行某种争斗;蜾蠃(即蜻蜓)衔着虫子,细腰轻盈;荒废的田埂上,虫蚁的巢穴有多少;在干燥的风和湿润的雨中,各种生物在田野中跳跃着。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生态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宋代诗人常以自然为题材,抒发情感,与传统的“咏物”诗歌一脉相承。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年),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自然清新、质朴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梅尧臣生活在宋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诗歌多反映自然景观及乡村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诗中青蛙的叫声如同争斗一般,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激情,蜻蜓衔虫的形象则表现了自然中的捕食关系,显示出生态的平衡。诗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展现了丰富的乡村生活,令人感受到田园的生动与和谐。诗的最后两句,“乾风湿雨各飞跳”,生动地描绘了不同气候下生物的活跃状态,表现了生命的顽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如“嚎沫为科斗”,将青蛙的叫声比作争斗,增强了生动性;拟人手法则体现在“各飞跳”,让生物有了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的生机与生态的和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虾蟆”指的是哪种动物?
“蜾臝衔虫化细腰”中的“蜾臝”指的是哪种昆虫?
诗中表现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