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22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陆行畏水深,舟行畏水浅。
河流去时合,涂潦归时践。
事与时相违,我惭行处蹇。
人生莫为客,为客此安免。
从尉氏到京城,沿途都是水,水深没到人腿。
走在陆地上怕水太深,坐船出行又怕水太浅。
河流在去时汇聚,归来的时候却是泥泞的路。
事情与时节相违背,我感到羞愧走得这么艰难。
人生不要做客,做客的人又怎能免于困境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水路交通条件较为恶劣的时代,诗人借此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不满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水的深浅以及陆地和水路的行走艰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处境的感慨。诗人以“陆行畏水深,舟行畏水浅”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在水边行走的恐惧和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和对生活的深思。在“河流去时合,涂潦归时践”中,诗人对河流的变化和归途的泥泞进行对比,反映出人生旅途的艰难和不易。
“事与时相违,我惭行处蹇”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而感到羞愧,似乎是对人生的不满和对时势的无奈感慨。在最后一句“人生莫为客,为客此安免”中,诗人劝诫自己及他人,不要在外漂泊,流离失所,做一个无根的“客”,因为这样的人生总是充满了不安与困苦。
整首诗以水为线索,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清晰的思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思考,警示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根,不要在外漂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陆行畏水深,舟行畏水浅”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尉氏”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