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5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作者:梅尧臣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花的娇嫩和逝去,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儿的深切怀念与哀痛。诗中将花蕾与幼女相提并论,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春风来临时,花儿虽然绽放,但终究会被风吹落,归于泥土。生命如同这花般娇嫩,苍天无情,无法体恤人间的苦痛。母亲眼中的泪水未干,流淌着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和爱意。
梅尧臣(1002-1060),字宗之,号绣衣,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常常融入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是梅尧臣为其早逝的小女所作,表现了父母失去幼女的痛苦与无奈。诗作背景是在生育、养育与死亡交织的环境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失去幼女后的痛苦与哀思。诗中运用鲜明的意象,如“蓓蕾”和“春风”,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循环紧密结合。诗人将幼女比作花朵,寓意其纯洁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弥漫着凄凉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写母亲眼泪未干,强调了失去所带来的深切痛楚。
梅尧臣的诗风在于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类的内心世界。诗中虽描绘了春天的明媚,却因幼女的离去而显得格外沉重,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母爱的伟大。整首诗不仅是对亡女的悼念,更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着失去、哀痛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母爱与人生的无奈。以花与幼女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的哀悼。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中的情感,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诗中“蓓蕾”指的是什么?
“苍天不知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