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花慢 杜鹃花》

时间: 2025-04-26 16:14:12

诗句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

铅华。

一种著银纱。

清绝玉无瑕。

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

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12

原文展示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
铅华。一种著银纱。清绝玉无瑕。
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白话文翻译

万山的红色像鲜血一样,究竟是谁染红了蜀宫的花?
我想起望帝的声音,冤魂在夜月下,幻化为根芽。
天涯漂泊,想要归去却未能,叹息如今归去也没有家。
多事的宣城客子,三春三月在三巴。
铅华,似乎一种轻纱,清丽无瑕。
问问命运薄弱的人,淡妆浓抹,究竟谁更胜一筹?
飞翔的乌鸦,故宫的鬓影,向东皇倾斜的玉钩。
一株燕山亭杏,实在可怜,竟不如它。

注释

  • 蜀宫花:指的是蜀地的花朵,常用来代指杜鹃花。
  • 望帝:指的是古代蜀汉的皇帝,传说他因思念妻子而化为杜鹃鸣叫。
  • 冤魂:指那些无辜死亡的灵魂,表现出深重的哀怨。
  • 铅华:指化妆品,这里象征着表面的装饰。
  • 飞鸦:象征着孤独和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约1650-约1715),字子恭,号雪堂,清代画家、诗人。赵熙以山水画著称,同时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出色的成就。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于家国、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杜鹃花作为象征,承载了作者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杜鹃花》融合了浓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开篇以“万山红似血”引入,激发读者的视觉感受,紧接着通过“是谁染蜀宫花”提出疑问,暗示对美的渴望与追寻。诗中提到的“冤魂”与“夜月”,增添了一种苍凉的气氛,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

接下来的“天涯欲归未得”,则表现了对于归属感的渴望与无奈,彰显出漂泊心境的痛苦。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淡妆浓抹”的女性形象,既是对美的肯定,又是对生存状态的反思。结尾处提到的“燕山亭杏”,则转向对比,表现出人事无常的感叹,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历史和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以鲜血色的山景引入,暗示杜鹃花的美丽与悲哀。
  2.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提到望帝与杜鹃的传说,表达了对冤屈的同情。
  3.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表现了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
  4.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指代多事之人,反映出对生活无常的感叹。
  5. 铅华。一种著银纱。清绝玉无瑕:象征美与纯洁,表现出对外表的反思。
  6. 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探讨命运的无常与美的相对性。
  7.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用飞鸦和孤独的形象暗示历史的变迁。
  8.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以杏花作结,表达对生命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与血相提并论,增强视觉冲击。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写,探索了美与悲,生命与无常的主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浓厚的抒情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宫花:象征美丽与哀伤,承载着历史与情感。
  • 冤魂:指代死去的灵魂,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思。
  • 飞鸦:象征孤独与悲凉。
  • 燕山亭杏: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鹃花的别名是什么?

    • A. 蜀宫花
    • B. 桃花
    • C. 杏花
  2. 诗中提到的“冤魂”主要指的是谁?

    • A. 望帝
    • B. 宣城客子
    • C. 东皇
  3. 诗中“天涯欲归未得”的意思是?

    • A. 归去的愿望无法实现
    • B. 归家的路途很远
    • C. 已经回到家中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对孤独与美的思考,风格更显豪放。
  • 杜甫《春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思考,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赵熙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客中得云浦书以舟见招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三 偶赋二首 其一 七绝九章七十二首 其二十五 挽陈县尉歌词 入燕行 何司法惠示乐善新编赋诗为谢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再和人韵 其二 过常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宾餿日月 冥然兀坐 包含四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辞邑 回光返照 言不践行 麋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镸字旁的字 兔起乌沉 气字旁的字 质仁 魚字旁的字 翠绕珠围 楚人戎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