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8:19
无端秋思凄惶甚,霜叶逐风差可近。
东篱访菊且寻诗,诗又不成花亦恨。
幽怀难遣凭谁问,水自无涯山自峻。
细思无可寄斯人,况是长天孤雁尽。
这首诗表达了无端的秋思,令人感到十分凄凉,霜打的树叶在风中飘荡,似乎也近在咫尺。我来到东篱去访花菊,试图寻求诗句,但却写不成诗,连花的美丽也让我心生遗憾。幽幽的情怀难以排遣,向谁倾诉呢?水无边无际,山峦高耸入云。细细思索,似乎没有人可以寄托这份情感,何况长空中孤雁已去,无影无踪。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内心情感的涌动时期。秋天是一个充满思绪的季节,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生命、友情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木兰花》充分展现了蔡淑萍对秋天的细腻刻画与深邃情感。诗的开头便用“无端秋思”引入,给人一种无处落脚的惆怅。霜叶随风而动,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东篱访菊”,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寻诗的场景,更是通过这一行为反映了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渴望。然而,诗人却感到“诗又不成”,这种无奈与遗憾,恰恰是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常常遇到的困境。
“幽怀难遣凭谁问”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即使有广阔的水面与高耸的山峦,情感依旧无法寄托。最后以“长天孤雁尽”结束,点明了孤独的主题,孤雁象征着离别与失落,强化了整首诗的悲伤氛围。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事的深思,展现了现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敏感与无奈,呈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情感寄托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端秋思”指的是什么?
“东篱访菊”中的“东篱”指什么?
诗的末句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蔡淑萍的《木兰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着重表现秋思与孤独,后者则是通过月光下的饮酒抒发情感,二者都有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但表达方式和情景设置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