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07:34
未开常探花开未。
又恐开时风雨至。
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
百年枉作千年计。
今日不知明日事。
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
我常常在花未开时就期待它的绽放,
又担心花开那时风雨会来临。
花开时即使有风雨也无妨,何必说不在花下畅饮?
白白地为未来设想百年大计。
今天的事情谁知道明天会怎样?
春风想劝坐在这里的人,眼前一片花瓣正要落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其主题探讨了人生无常与及时行乐的智慧,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字子迎,号雪渔,出生于江苏。以恬淡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曾担任过官职,但对仕途并不热衷,更倾向于游山玩水,追求个人的精神寄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花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珍惜。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以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诗中通过“未开常探花开未”的双重期待,展现了生活中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不安。尤其是“又恐开时风雨至”,描绘了花开时的脆弱与美好,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中总有不可控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出“花开风雨不相妨”,意在劝导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于忧虑未来的风雨。
紧接着“百年枉作千年计”,则是对人生规划的反思,指出生命短暂,长远的计划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最后一句“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以春风的呼唤和落红的意象,强调了及时享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盛开与凋落,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倡导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未开常探花开未”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百年枉作千年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春风欲劝座中人”中的“春风”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