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2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26:13
一裘身着久经年,
禄米分炊几户烟。
尽说大夫能养士,
却于尼叟惜封田。
这身皮衣已经穿了很多年,
分给几户人家一些米和肉。
人们都说大夫能够养活士人,
但却对老者的封田感到心疼。
此诗提到的“尼叟”可能源于古代士人对社会底层的无奈和对富者的不满。大夫能够养士,但往往对贫穷者的支持却显得吝啬,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和贫苦百姓的态度。
高启,明代初期的诗人,字季良,号季子,松江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特别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深切思考。高启通过描写衣食和士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情冷暖。首句“一裘身着久经年”,开篇便以衣着的描述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身份的固化。接下来的“禄米分炊几户烟”,则用生动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当时普通百姓的艰辛,暗示他们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而后,诗人转向士人与大夫的关系,通过“尽说大夫能养士”表达了对士人受尊重的传统观念的反思。尽管大夫被视为能够养活士人,但在现实中,他们对贫穷者的关怀却是微不足道的,“却于尼叟惜封田”一句,直接揭示了富者对穷者的冷漠与吝啬。
整首诗在悲怆中带有一丝讽刺,令人深思。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个体的故事,更是在映射整个社会的冷漠与不公。高启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道关怀的呼唤。
整首诗以对比为核心,揭示了社会的分层与贫富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上层社会的批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情冷暖和社会对贫困者的漠视,呼唤对弱者的关注与关爱。
“一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穷
C. 健康
D. 学识
诗中提到的“尼叟”指的是谁?
A. 大夫
B. 士人
C. 老和尚或贫困者
D. 诗人自己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愤怒
C. 悲怆与同情
D.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