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4: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01:57
城中灯火照青春,远引吾方避纠纷。
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
愁寻径草无求仲,喜对檐花有广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声名身後岂须闻。
这首诗描绘了在城中灯火阑珊的青春时光,我远离纷扰的生活。徜徉在水边追逐野马,林下高歌应和着山中神灵的回响。忧愁寻觅的道路上草木丛生,无法寻得理想的朋友;但在屋檐下却欣赏到了花的美丽,心中感到愉悦。偶然间与一壶美酒相逢,痛快地畅饮,身后的声名又何必在意呢?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新法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改革政治与经济,重视文学创作,风格高远清新。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向往。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文学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王安石的《次韵酬宋妃六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在喧嚣与宁静之间游刃有余的生活状态。开篇以“城中灯火照青春”引入,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年轻时光的生机。接下来,诗人选择远离世俗的纷争,向自然寻求一份安宁,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淡然。
“游衍水边追野马”,传达了诗人追逐自由与快乐的心态,而“啸歌林下应山君”则赋予了自然以灵性,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中通过“愁寻径草无求仲”和“喜对檐花有广文”对比,表达了生活中的孤独与快乐的交替,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最后一句“邂逅一樽聊酩酊,声名身後岂须闻”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内心世界,还反映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高远的情操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强调了在纷扰的现实中追求自由与内心的平静,表达对友谊、自然、美酒和文化的向往,展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次韵酬宋妃六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的“声名身後岂须闻”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渴望名声
B) 对名声的漠视
C) 对名声的追求
D) 对名声的恐惧
诗中提到的“山君”指的是哪个意象?
A) 城市
B) 自然神灵
C) 朋友
D) 文学
王安石的《次韵酬宋妃六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但王安石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生活的豪迈与饮酒的快意。